穴位的故事316脊中:补益脾胃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督脉的第5穴悬枢,它对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督脉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6穴脊中,它有补益脾胃的功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脊椎之中的气血点
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
中,与外相对,指穴内。
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脊俞名意与脊中同,俞同输。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脊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关于脊中穴的定义,“脊“这个字,大家解释都无异议,指的就是脊椎,但这个“中“字,文中的穴义和小片中的解释就不一样。小片中指的是人体有21椎,脊中在11椎下,也就是处在21椎的中间的位置,故名。
但我查了一下,无论怎么算,也算不出人体有21椎,因为按现代解剖来说,小孩刚出生的脊椎数量是32-33,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构成)、尾骨1块(由3-4块尾椎融合构成))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所以无论怎么算,脊中穴都不会在脊柱的中点位置。
所谓21椎的出处,来自于《黄帝内经. 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但究竟这21椎是如何计算的,原文也没有详细说明。
我个人更倾向于本文中穴义的解释,其实这个“中”,只是一个大略的方位词,即人体躯干的正中,也就是脾胃的位置,从三焦的划分来看,它也处于中焦,并且其功效也是补益脾胃,也正如穴义所言:“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脊”命名的穴位,在14经脉中,中有脊中穴一个,并且从命名规则上来看,也只有它,其余两个都是经外奇穴。
督脉:脊中
而以“中”命名的穴还真的不少,涉及到了11条经脉的19个穴位,以及3个经外奇穴。但完全符合命名规则的,则是标红的5个穴。
肺经: 中府
胃经: 乳中
小肠经: 肩中俞
膀胱经: 中膂俞、中髎、委中
肾经: 中注、彧中
心包经: 中冲
三焦经: 中渚
胆经: 中渎
肝经: 中封、中都
督脉: 脊中、中枢
任脉穴: 中极、中脘、中庭、膻中
经外奇穴胸腹部: 脐中四边
经外奇穴上肢部: 中泉、中魁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中”穴,从相对或绝对位置上,均处于肢体的中间或者是局部器官的中间,无论“中”字在前,还是在后,或是其它的位置,比如乳中、委中、膻中,其“中“的位置非常明显。
二、补益脾胃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脊中所处的位置,刚好是在人体中焦,脾胃正处于此,其11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刚好就是脾俞。

根据中医五行,脾土即位于人体正中的位置,同时,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脊中穴基本上所处在脾胃的投影所在的区域,因此刺激脊中穴,有助于补益脾胃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脾胃之间,此穴更倾向于脾,也就是主运化。
健康一线解读脊中穴-补益脾胃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
外散脾脏之热
【主治】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四、总结
1、脊椎之中的气血点
2、补益脾胃
这正是:脾胃位居中焦间,上纳食物下化餐,运化皆靠气血养,刺激脊中身体安!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