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332囟会:头痛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督脉的21穴前顶,它对治疗因外感风寒湿引起的头痛效果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沿督脉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22穴囟会,它和前顶穴的功效几乎相同,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囟门骨之会
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也,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
会,交会也。
囟会,名意指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湿,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囟中、鬼门、囟门名意与囟会同,中指穴内,鬼指穴内气血寒湿收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说到囟会,必定要提到囟门。啥是囟门呢?通常在1.5岁以下的小婴儿前面头顶处,会摸到一块软骨,如果没有头发覆盖时,甚至会看到此处随着心跳呼扇呼扇的......


囟会穴,就在冠状缝和矢状缝的交会点上,故名。这个头骨是成人的,囟门已经闭合。如果是小婴儿的,囟会点是没有闭合的,大约有2*2cm这么大,家长或者医生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囟门的凸起或者凹陷等状况来判断婴儿的健康。
囟会这个穴很好找,可从两个方向,如果从后面找,先定位百会,然后往前3寸(4横指),即为囟会,如下图:


第二种方法就是从前面定位,从前发际线往后2寸(3横指),即是。
囟会穴摸上去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凹陷,比百会略浅一些,但比前顶穴要明显,如果大家不方便找,也可用经络笔探寻即可。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囟“命名的穴位,仅囟会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以“会”命名的穴位,共涉及5条经脉的8个穴,分别是:
膀胱经: 会阳
三焦经:会宗、臑会
胆经: 听会、地五会
督脉: 百会、囟会
任脉: 会阴
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则只有标红的这五个穴,其中的气血“会合”之意更加明显。凡 “会”穴,大多分布在头面部,包括了听会、百会和囟会,而地五会和臑会,前者在脚,后者在肩臂。囟会穴的会字,因处于冠状缝和矢状缝的交会点上,自然是一个气血交会的地方。
二、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
我们在解读前顶穴时曾经指出,其主要的功效是治疗因外感风寒湿引发的头痛,而囟会穴和前顶穴的功效几乎一致,只是其所在的位置更靠近前额一些,因此,为行文方便,我把对前顶穴的相关论述复制粘贴一下。
由于外感风寒所处的位置不同,比如我们外面淋了雨,或者空调直吹头顶导致的头痛,刺激囟会穴还是有帮助的。

和前顶穴一样,在临床中,这个位置由于有头发遮盖着,无论是刮痧拔罐等外治法不好操作,而临床常用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在本穴做文章,而是在大椎拔罐,毕竟大椎是七条阳经的交会穴,不管哪条阳经因外感风寒湿出现问题,都找它没错,一穴顶七穴,通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符合上病下治的原则!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补益肺气,传导水湿
我为什么说它对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有效果,主要是其功效决定的。因为外感风寒湿,最先伤的是肺气,当肺气提升了,水湿祛除了,头痛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主治】
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疾,嗜睡,小儿惊风
四、总结
1、囟门骨之会
2、治疗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
这正是:风寒侵袭头顶痛,皆因寒凝气血冻,刺激囟会经络畅,寒祛湿除人从容!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