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秋季过敏比春季更猛烈

秋季过敏比春季更猛烈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9-2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蒿草花粉致敏性强 腐烂植被滋生霉菌 秋季过敏比春季更猛烈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 王学艳

  北京老年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李长青
  本报记者 王冰洁

  《生命时报》 2022-09-02 第1637期 第16版


  处暑一过,止不住的喷嚏、擦不干的眼泪、半夜憋醒人的鼻涕、晨起满地的纸巾……随着秋风的到来,过敏人群开启了“难熬”的生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自8月10日起,北京已进入秋季主要致敏花粉高峰期,变态反应科日门诊量大幅增加,从160~170人次/天增至350~360人次/天,几乎翻了一番,预计这一情况至少持续到9月下旬。从临床来看,秋季过敏比春季更猛烈。

  春季的花粉多是树木花粉,颗粒较大,常掉落在地上,风吹起后被人吸入引发过敏。而秋季花粉大多来源于杂草,尤其是蒿属、藜科/苋科、葎草等,颗粒小且干燥,易漂浮在空中,让人防不胜防。王学艳说,春季花粉的浓度实际要高于秋季,但秋季花粉的致敏性更强,蒿草花粉就是重要的致敏原之一,部分人群只接触少量蒿草花粉就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秋季晨露或降雨残留、落叶和腐烂植被有助霉菌滋生。当一个人接触或吸入霉菌孢子时,也易出现过敏。同时,秋季空气干燥且紫外线较强,皮肤易流失水分、屏障功能减弱,常出现干性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秋季也是室内过敏高发期,这主要跟缺乏通风,造成室内尘螨、皮屑过多,引发了过敏反应有关。

  通常过敏时,鼻部、眼部症状会同时出现。过敏性鼻炎的病变位于鼻黏膜,可表现为持续不断地打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甚至伴有眼部瘙痒、流泪、灼热感、结膜充血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可持续2周或更久,且多数不会自愈。

  秋季常见的过敏性皮炎表现为面部、四肢等暴露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红肿。如果皮肤上出现风团,但24小时内能消退,可能是荨麻疹。

  北京老年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长青表示,还有些症状看起来和过敏扯不上关系,但实际也是过敏所致。比如黑眼圈,可能是过敏引发的睡眠质量差导致的;“挤眉弄眼”,是为了缓解鼻痒眼痒;头痛,多是因为鼻甲肥大,黏膜水肿刺激鼻腔神经引起的;喉咙痒,是过敏原在刺激咽喉部黏膜;面部浮肿可能是面部过敏、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的。

  无论过敏表现是轻是重,均需预防及控制

  遵医嘱用药。一般来说,过敏季来临前的1~2周就要服用抗过敏药,比如鼻喷激素、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物等。建议鼻喷激素、色甘酸钠滴眼剂提前1~2周使用;预防眼痒、耳痒、喉咙痒等症状,可提前一周口服抗组胺药。即使已出现症状,马上规范用药仍可降低过敏症状。王学艳提醒,即使无症状,过敏人群也要坚持服药,否则不利于病情控制。

  外出做防护。李长青表示,在室内时,过敏人群要关紧门窗,如要开窗通风,可选择花粉浓度低的清晨。如有必要出门,需戴好口罩或护目镜,症状严重者可佩戴“鼻用过滤器”,回家后立刻洗脸、洗手、换衣服,必要时可进行鼻腔冲洗。

  出行先看天。每天提前关注“花粉监测预报”,注意花粉浓度播报,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此外,过敏的严重程度常与气象相关,比如下雨时明显减轻甚至无症状,天晴后加重。

  临床中,只要尽早就诊、明确过敏原、规范治疗,症状都能得到控制。如果放任不管,过敏可持续更久,甚至有诱发哮喘的风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