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老人耳背问题一连串

老人耳背问题一连串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12-1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交流障碍多容易抑郁 定位功能差诱发意外 老人耳背,问题一连串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商莹莹

  本报特约记者 蒋 锐

  《生命时报》 2022-11-29 第1660期 第4版


  在我国近2700万耳聋患者中,超七成是60岁以上老人,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老人听得见声音,却听不清别人讲话的内容,总是要求对方大点声,或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给周围人造成干扰;也有些老人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说过的话,或交流过程中总是打岔,或习惯性将头转向讲话人,同时身体前倾等。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商莹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耳背”是一种高发慢性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最常见的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年龄增长,听觉器官衰退,导致听力下降,表现为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商莹莹指出,听力下降不仅会导致老人出现交流障碍,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使老人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易患老年痴呆。商莹莹表示,老年性耳聋是加速认知功能下降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的听力下降和认知下降都是神经退化变性的结果,老年性耳聋可能是痴呆症的早期特征之一。她建议,大于65岁的老人应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影响交流的听力损失患者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比如佩戴助听器。

  心理问题增多。许多老人出现听力衰退后不肯与人倾诉,怕给别人带来不便,给子女增添负担,甚至逐渐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变得多疑、猜忌、孤僻,最终导致焦虑、抑郁、社会隔离等问题。商莹莹表示,子女要多关注家中老人的听力状况,并鼓励老人多与人交流、多动脑、适当运动。

  平衡功能障碍。研究显示,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有20%伴平衡障碍。这可能与前庭系统病变有关,若是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常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恶心;若是前庭神经颅内段病变,则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伴耳鸣,部分患者听力下降。老年性耳聋本身无晕眩,若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位功能减弱。耳背老人由于听力下降,对声音信号的分析减慢,比如对交通鸣笛、火警、周围人提醒等反应迟钝,无法估算其方位离自己多远。耳背老人出现声源定位能力下降时,为避免发生意外,可采取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干预手段。

  方向感缺失。有的老人会出现两耳不同程度的听力衰退,导致听力不平衡,造成方向感缺失。比如老人过马路时,有人按喇叭,老人很难判断车从哪个方向来,给出行造成很大不便和风险。

  商莹莹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现听力下降的老人应尽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首先,患者及家属要摒除对助听器的偏见。助听器就好比眼镜,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工具。另外,要到正规机构去验配助听器。老人初戴助听器可能不适应,需要家人多关心多鼓励。人工耳蜗的植入需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