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95后有心理问题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缺少同伴交流 感觉孤独无助 超四成95后有心理问题
在美国6800万“95后”中,超过40%有心理障碍。其中,90%被诊断为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约80%的人每天通过药物、心理咨询等方式与心理疾病作斗争。对于未来,大多数“95后”表示“尚未准备好”,66%的人觉得自己财务状况不稳定,有一半认为还没能力加入劳动力大军。1/3的受访者将2022年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评为“糟糕”,认为每个月“坏日子”多于“好日子”。
美国的情况并非孤例。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对比2017年,2020年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有所恶化;印度的调查也显示,与非隔离青少年相比,经历隔离的青少年经历了无助(66.11%)、担忧(68.59%)和恐惧(61.98%);针对我国的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曾给出了具体数字: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有精神心理痛苦的人一直维持在45%左右,有抑郁症状的由30%增加到33%,失眠症增长了30%左右。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表示,疫情以来,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明显的要数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还是学生的他们,许多人因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缺少同伴交流和户外活动,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一个脆弱的发育期,在这个时期经历任何应激性挑战,都可能引发短期或长期的认知和行为损害。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求学、择业、重要人生选择的关键期,但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社交隔离又让这部分压力无从纾解,导致青年对疫情反复恐惧、对生活感到无意义、对未来迷茫失望。
面对变幻莫测的外界环境,很多年轻人聚集网络,宣泄负面情绪;或沉迷直播、游戏等;甚至通过吸烟、酗酒等物质依赖来缓解焦虑。短时间可逃离现实,但是长久来看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和迷茫,如果不积极主动干预,年轻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将更加严重。
这代年轻人正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危机,全社会都不应忽视。汤永隆建议,学校应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消解他们的认识误区和困扰,帮助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其心理问题。父母也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要在学业、工作、婚恋上施加更多的压力,多给予理解、陪伴和鼓励,这对年轻人驱散孤独感和恐惧感极为关键。
青少年自己也要主动调节身心状态。首先是规律生活,纠结于繁杂思绪通常没有结果,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和能做的事情上。每天保持至少7小时的睡眠,适量运动,饮食上补足蛋白质和卵磷脂,多摄入B组维生素,让身体和大脑有能量、有精力。其次是学一些减压方法,阅读、听歌、散步、深呼吸、做手工等,任何可以让自己沉浸其中、平复情绪的活动都可以尝试,不让负面情绪蔓延。最后是回归社交。在隔离情况下也不要自闭,多跟亲友打打电话、视频聊天,不要迷失在自己的胡思乱想里,把心里话分享出去,是内心郁结的重要释放途径。如果自行调节无果,还是长时间感觉情绪低落,务必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医生。
受访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 汤永隆
本报记者 高 阳《生命时报》 2022-11-29 第1660期 第10版
在美国6800万“95后”中,超过40%有心理障碍。其中,90%被诊断为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约80%的人每天通过药物、心理咨询等方式与心理疾病作斗争。对于未来,大多数“95后”表示“尚未准备好”,66%的人觉得自己财务状况不稳定,有一半认为还没能力加入劳动力大军。1/3的受访者将2022年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评为“糟糕”,认为每个月“坏日子”多于“好日子”。
美国的情况并非孤例。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对比2017年,2020年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有所恶化;印度的调查也显示,与非隔离青少年相比,经历隔离的青少年经历了无助(66.11%)、担忧(68.59%)和恐惧(61.98%);针对我国的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曾给出了具体数字: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有精神心理痛苦的人一直维持在45%左右,有抑郁症状的由30%增加到33%,失眠症增长了30%左右。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表示,疫情以来,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明显的要数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还是学生的他们,许多人因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缺少同伴交流和户外活动,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一个脆弱的发育期,在这个时期经历任何应激性挑战,都可能引发短期或长期的认知和行为损害。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求学、择业、重要人生选择的关键期,但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社交隔离又让这部分压力无从纾解,导致青年对疫情反复恐惧、对生活感到无意义、对未来迷茫失望。
面对变幻莫测的外界环境,很多年轻人聚集网络,宣泄负面情绪;或沉迷直播、游戏等;甚至通过吸烟、酗酒等物质依赖来缓解焦虑。短时间可逃离现实,但是长久来看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和迷茫,如果不积极主动干预,年轻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将更加严重。
这代年轻人正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危机,全社会都不应忽视。汤永隆建议,学校应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消解他们的认识误区和困扰,帮助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其心理问题。父母也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要在学业、工作、婚恋上施加更多的压力,多给予理解、陪伴和鼓励,这对年轻人驱散孤独感和恐惧感极为关键。
青少年自己也要主动调节身心状态。首先是规律生活,纠结于繁杂思绪通常没有结果,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和能做的事情上。每天保持至少7小时的睡眠,适量运动,饮食上补足蛋白质和卵磷脂,多摄入B组维生素,让身体和大脑有能量、有精力。其次是学一些减压方法,阅读、听歌、散步、深呼吸、做手工等,任何可以让自己沉浸其中、平复情绪的活动都可以尝试,不让负面情绪蔓延。最后是回归社交。在隔离情况下也不要自闭,多跟亲友打打电话、视频聊天,不要迷失在自己的胡思乱想里,把心里话分享出去,是内心郁结的重要释放途径。如果自行调节无果,还是长时间感觉情绪低落,务必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医生。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