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手机囤在家健康隐患大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含重金属、聚氯乙烯,长期搁置可能引起空气污染、金属中毒 旧手机囤在家,健康隐患大
受访专家: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秘书长 唐爱军
本报记者 严立新《生命时报》 2022-12-13 第1664期 第11版
报告发现,目前欧洲家庭平均每人囤积多达5公斤的电子设备。在接受调查的8775个家庭中,46%认为这些废弃电子设备在未来可能会用到,15%是为了转卖二手机或送人,13%是因为具有情感价值,9%认为它们将来会升值,还有7%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电子垃圾。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秘书长唐爱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尤其自2019年电信网络从3G转为4G后,我国废旧手机的报废量每年约3亿~5亿部,近几年累计产生的废旧手机有50亿部左右。
唐爱军介绍,已知1部废旧手机的平均重量约113克,其中塑料外壳的重量占比约31.5%、电路板约18.3%、锂电池约23.6%、液晶屏约7.6%、金属件约10.5%、其他部件约8.5%,而电路板中含有金、银、钯、铜等有价金属。以每吨手机贵金属含量为金170克、银2千克、钯100克、铜100千克来计算,50亿部手机约56.5万吨,能从中回收的有用资源可见一斑。
然而,废旧手机中还含有大量镉、锡、铍、铅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将废旧手机随意丢弃、填埋、焚烧或不当处置,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如铍、锑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慢性中毒。除了金属,废旧手机中含有的溴化阻燃剂属于难降解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如果新生儿大量接触这种物质,则会损伤记忆力,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率低。”唐爱军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信息安全隐患较大。信息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随着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手机可与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涉及个人财产安全的软件进行绑定,一旦泄漏,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我国每年有大量可再利用的废旧手机出口到非洲等地区,可能造成机密泄漏。多数居民为了避免自身信息泄漏,只能将手机放在家中。
回收体系不完善。目前,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市场还没有专门的法规或管理办法,市场发展不规范,正规回收企业数量较少,导致我国废旧手机回收体系建设不足。
回收价格混乱。市场上回收废旧手机往往是价高者得,没有统一标准。与正规企业相比,路边摊贩回收手机后更多用于二次销售,利润空间较大,或者对手机进行拆解,由于没有环保投入、无需纳税等,导致成本较低,因此可给出较高的回收价格。
消费者环保意识差。废旧手机含有重金属、聚氯乙烯等物质,长期搁置在家会引起空气污染和金属中毒。而大部分消费者对此认识不够,回收处理意识不强。
手机与其他电子产品不同,属于一种时尚消费品。唐爱军指出,受消费者追求时尚、新潮等因素影响,如今越来越多仍具备使用功能的手机被淘汰,而这类手机完全可以进行二手利用。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调研,成色较好的二手手机,其价格大约是新机的30%~50%,成色较差的也能达到20%~35%。对于不能进行二手利用的手机,可将其拆解后,分离利用液晶屏、电子芯片等元器件,键盘、外壳、振动器、摄像头、受话器、送话器等也均存在不同比例的再使用情况。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