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常按按护心穴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中医里面,按摩人体穴位被视为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经络、通达气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按摩以下穴位对疾病控制有帮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 曲崇正
《生命时报》 2022-12-23 第1667期 第18版
①高血压
该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的范畴,发病因素与情志、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有关。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及肾精不足三型,治疗以平肝安神、化痰降浊为主,大家日常可选择5个穴位进行适当按揉。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取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即是。用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先由轻渐重地按3~5次,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以局部透热为度。
2.桥弓穴。该穴位于颈部翳风穴(耳垂后下缘的凹陷)至缺盆穴(锁骨上窝中央)的连线处。患者取坐位,自己或他人用大拇指的指腹、指尖或拇指外侧,自上而下推按桥弓穴,先推左侧,再推右侧,两侧交替进行,可推按1~2分钟。
3.关元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下三寸处。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附于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30~50次,以局部透热为度。
4.气海穴。位于腹部中线上,脐下1.5寸处。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附于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30~50次,以局部透热为度。
5.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将双手拇指交替,推搓涌泉穴30~50次,以感觉发热为度。
②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不外虚实两端,分为胸阳痹阻和阳气虚衰,治疗上主要以补心温阳、宣痹止痛为原则。
1.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平时可用掌根上下摩擦该穴,以透热为度;再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分钟。当感到胸闷、憋气时,膻中穴通常会有明显痛感。此时用拇指按揉该穴,能缓解胸闷、气喘等症状。
2.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将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另一只手的内关穴上,稍向下点压后,旋转揉动,直到产生酸胀感,力度适中,可两只手交替点揉对侧。
3.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家人可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脊柱两侧的心俞穴,每次按2~3分钟,频率为120~160次/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
4.厥阴俞。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家人可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脊柱两侧的该穴,2~3分钟,以局部感觉发热为度。
③心律失常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在每分钟60~100次,当过快、过慢或出现不规律的搏动,就叫心律失常。该病属于中医学“心悸”的范畴,治疗上以宁心、安神、定悸为原则。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部正中上4寸处。将手掌掌心放在中脘穴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规律地回旋运动。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手腕放松,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回旋运行,周而复始,同时适当扩大按摩范围。每次按揉不少于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2.郄(xì)门穴。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将拇指或食指指峰放于穴位上,先揉后按,左右交替进行。力度由轻至重,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每穴按摩2~3分钟。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