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家庭也要提升抗压力

家庭也要提升抗压力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2-11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遭遇变故不抱怨 团结一致渡难关 家庭也要提升抗压力


  受访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 王会秋

  本报记者 高 阳

  《生命时报》 2023-02-03 第1676期 第15版


  家庭经常被比作“避风港湾”,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挑战,你的家庭能扛住“几级大风”?近日,《心理科学进展》杂志刊文提出“家庭抗逆力理论”,认为每个家庭都应该强化应对危机的适应力、抗压力。

  “家庭抗逆力”,是指一个家庭在遭遇危机、面临挑战时,克服困难、使家庭功能恢复良好并继续发挥力量的能力。当家庭拥有抗逆力,即便遭遇一段充满压力、焦虑、恐惧的苦难经历,家庭成员也能同舟共济、携手同行,帮助家庭走向成长、和谐和幸福。

  今年52岁的李女士是一家三甲医院护士长,去年12月,家人陆续“阳了”,李女士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未能照顾好家人,为此深深自责,一直郁郁寡欢。李女士向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心理咨询师王会秋讲述:在她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家人给她的只有不解、反感、争吵,言语上的攻击让她十分失望,最后干脆离开家,自己在外面住。经过一个多月的家庭咨询后,他们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在沟通表达上做出改进,给予彼此更多的赞美、关怀、欣赏,而不是冷言冷语。慢慢地,家人间不再相互攻击,而是互相接纳,李女士也搬回家住了,面对困难的信心也逐渐提高,表示“家庭氛围比起以前更加和谐了”。

  王会秋指出,高度紧张的危机事件会影响整个家庭,但同时,也会促进所有成员对家庭关系的重新适应,甚至构建更和谐、积极的相处模式。例如护理老人,本来是件麻烦事,但若可以动员更多家庭成员参与,一能减轻主要照顾者的压力,二能增强老人的福祉,整个家庭会更加团结,让家庭氛围变得更乐观,还会让每个家庭成员在逆境中积极成长。

  每个家庭抗压能力不一样,王会秋表示,这取决于压力的属性、规模、持续时间,以及个人、家庭、社区等更大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赡养压力、隔代抚养问题、重大疾病、亲人故去、财务危机、失业、离婚或出轨等,这些重大的家庭危机与鸡毛蒜皮的小事带来的压力不是一个量级。一些家庭在短期危机中表现良好,但在多重、持续的挑战下容易崩溃,内外部压力的堆积会压垮家庭,增加家庭破裂的风险。不同家庭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如果个体本身抗压力比较强,对提高整个家庭的抗压力也有积极影响。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取决于家庭的可调动资源,多子女、牢固的家族体系等能获取更多经济、人力、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共克时艰。

  要想知道你的家庭抗压能力如何,可通过专业量表测得或回答几个问题,如“我们所有人都参与家庭主要决策”“我们能够解决痛苦并达成共识”“我们家乐于接受新的做事方式”“我们家庭成员可以互相理解”“在我们家能够询问言外之意”“我们能以一个家庭的合力克服困难”等。如果回答是“从来不”或“很少”,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凝聚力了。

  能否在重大压力事件中安然渡过,有意识地培养家庭抗逆能力相当重要。王会秋认为,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看,不仅需要重视家庭心理援助,还需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外部资源提供,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安排家庭治疗服务等。此外,每个成员自身也可以学习提升家庭抗压力、增强家庭韧性的方法:

  1.少抱怨,不要人身攻击。家里有困难,家人之间推卸责任、互相抱怨最为常见,不停的争吵与嫌弃会阻碍有效的行动解决真正的问题。每家每户都会遇上“糟糕的事”,这是不能避免的,首先要学会自我宽慰,如果和家人意见不统一、沟通不到位,应控制情绪,不要让最亲的人成了受气包,更不要进行人身攻击,“翻旧账”也很伤感情。

  2.多欣赏,重视心理感受。积极情绪是抗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创造更多的欢笑,而不要在消极中沉沦。家庭成员要善于学习、觉察、反思,当其他家庭成员受挫,要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及时给予同情和帮助。平时相处,多说积极的方面,多表达欣赏和肯定,你希望他人如何夸你,你就如何夸别人。也可以多安排“团建”,通过家庭聚会、旅游散步、玩游戏等,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

  3.夫妻为核心,抗压力最强。老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结构最为健康、紧密。让夫妻来做大的决定,整体家庭关系会更为井然有序。

  4.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家庭之外的力量也很重要。不管是成年父母、老年长辈还是学龄孩子,都需要广泛交友。积极友善的社交、稳定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