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归位后警惕再逃跑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耳石症,学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会让人感觉天旋地转的疾病。它的名字说明了自身特征:“良性”意味着眩晕有自限性、疾病预后好,“阵发性”是指会间断发作,“位置性”说明发作与身体位置改变相关。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六科主任 胡运新
《生命时报》 2023-05-09 第1701期 第16版
遇到这种情况时,临床可进行“耳石手法复位”,即通过快速改变头部体位,使脱落的耳石颗粒重新通过半规管与椭圆囊的开口回到耳石器。但耳石回到“原来位置”后暂时不稳定,患者需要过好以下4个时间点,才能防止耳石“再逃跑”。
1.至少静坐半小时
复位治疗后,静坐半小时有助于复位成功的耳石稳定在椭圆囊,避免它重新返回致病区域。而且复位治疗时,部分患者当时并没有反应,随后却出现较剧烈的眩晕,甚至呕吐。
2.3天内床头抬高45°
为避免复位后的耳石再次跑出来,建议患者在复位治疗后3天内将床头抬高45°,可在床头多铺一床被子营造一个斜坡,注意不要单纯垫高枕头,以免影响颈椎,睡觉时需轻轻地向后躺下,左右翻身时也应轻柔。
3.一周内避免美发、牙科检查
由于美发、牙科检查时,患者会被要求将头部保持在某些特殊的位置,易导致耳石再次脱落。
4.半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低头、摇头、跳跃等动作易造成耳石再次脱落,引发眩晕。因此,在耳石复位半个月内应避免登高、游泳等较剧烈的运动,同时保证睡眠充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忌烟酒,以免焦虑急躁、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诱发耳石再脱落。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在复位后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确定耳石是否完全复位。有部分患者复位成功后眩晕感消失,但一段时间(3~15天)内仍有持续的头昏不稳感,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复所致,不必紧张,可以适当走动,有助功能康复;如果头位变动时仍有一过性眩晕感,可能是因为还有少量耳石碎片藏于少见位置,或许需再次复位;如果再次眩晕,可能提示耳石又脱位了,可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等药物控制症状,严重时可去正规医疗机构肌肉注射止晕针,并尽早复查。
有关【耳石症】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最新文章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