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腔梗”怎么治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65岁患者王大爷在一次体检后,头颅CT报告显示“脑多发腔隙性梗死”。一看到“梗死”,他立刻恐慌起来,来就诊时仍在疑惑,自己没有任何症状,既往也很健康,为何出现脑梗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生命时报》 2024-11-15 第1848期 第17版
大脑对血液的需求很旺盛,有一个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给其提供营养。管网的组成有较粗大的主干,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也有从主干发出的细小分支。其中,后者是脑组织最直接的滋养动脉,但由于管壁较薄弱,更易受环境影响,可导致动脉硬化或闭塞,引起腔隙性脑梗死,也就是腔梗。
腔梗是病理学概念,一般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新发或陈旧性脑深部微小梗死的总称,病灶直径多在2~4毫米。腔梗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5%;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0%~30%。它的形成与以下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有关:长期高血压可使脑深部微小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影响周围脑组织血供,导致慢性缺血;长期高血脂、糖尿病会使患者血液变黏稠,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类物质极易凝聚,形成小栓子堵塞脑深部的微小动脉,致使其支配的远端脑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而坏死,坏死的脑组织被机体清除后,会形成大小不等的含液体腔隙,这就是腔梗。
通常,患者的表现症状与腔梗的位置及大小有关。若病灶很小且发生在非关键脑区,患者可能没有症状,这种情况占腔梗病例的一半以上。若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的分支发生腔梗,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局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若发生在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可出现眩晕、恶心、走路不稳、复视等症状,但较轻微。若在长期病程中,病灶逐渐增多,患者还可出现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如果确诊腔梗,治疗方案可参考以下两点综合判断。
第一,需了解是否合并危险因素。若合并以下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等,则需用药治疗。同时,应改善生活方式,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适量多吃蔬果,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慢跑等运动;戒烟戒酒;充足睡眠。若患者没有上述危险因素,发病可能与疲劳、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可暂时不用药物,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定期随访。
第二,可通过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方法,判断患者颅脑血管情况。如果查出不稳定斑块,或相关血管有局限性狭窄,建议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以及他汀类药物。
有关【脑梗】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最新文章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