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人物>> 张悟本书策划人贺雄飞谈张悟本事件

张悟本书策划人贺雄飞谈张悟本事件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11-7-9 08:19
【分页导航】

  【byb.cn】 编者按:张悟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书,想必很多人都清楚。但是这样一本大红大紫的书,是由谁策划的呢?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他就是在出版界大名鼎鼎的贺雄飞。

 

  贺雄飞简介:

 

  出生于内蒙,当代著名的出版家、演说家和犹太文化研究专家。以擅长策划出版“学术”书籍而号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出版家。简单的说,就是推人,出书,挣钱……兼之传播思想。

 

  1968年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非蒙古族”。

  1989参加\1991年在北京经济学院毕业,分配至内蒙古政府办公厅工作。

  1992年下海,在海南混迹三年。

  1995--1998年,奔波于蒙、京之间,或编或写出版若干品位平平之书刊。

  1999年3月,“扎营”北京,树起“草原部落图书创作室”旗号,当年即推出“黑马文丛”--《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47楼207》《耻辱者手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xiongfei

 

  下面这篇文章来源自贺雄飞博客,发表时间为2010年12月25日,题目是:对“张悟本现象”的回眸与反思

 

贺雄飞


  上帝仿佛在跟人开玩笑。一夜之间,张悟本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尽人皆知的“神医”;一夜之间,张悟本又成了令邻居唾弃和众媒体“围剿”的大骗子。这是什么原因?究竟是谁在“围剿”张悟本?张悟本为什么这么火?出版者在操作方面有何失误?我相信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觉得,真正有良知的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给我提供一个平台,让我把话说清楚,并进行深刻的回眸与反思,而不是简单的“缺席审判”。否则,所有的当事人都不会站出来说话,从而离事实的真相和真理越来越远,不利于中国书业的健康发展。

  

  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我一直在策划一本名叫《美国也荒唐》的书,几经推敲打磨,该书马上就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大约是2009年9月下旬的某一天,《美国也荒唐》一书作者沈群先生的一位朋友找到了我,自称是北京中奥公司的编导,说他们拍摄了一套名为《大国医道》的30集电视专题片,希望我帮助策划出书。第二天,我应邀到了位于奥体中心西南门的中奥公司,并与该公司的董事长姜勇、副总唐燕飞和吴威见了面。他们拿出了尚未排好版的书稿,并给我演示了《大国医道》中关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治疗的张悟本演讲光盘,当时我看了就10分钟,非常感动。因为我本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去过好多专治糖尿病的医院,几乎所有大夫说只要空腹血糖超过11就是糖尿病,马上让我打胰岛素,并告诉我糖尿病就是富贵病,需要终身服药。我才四十多岁,谁愿意终身服药?谁愿意顿顿饭前打胰岛素呢?后来我又去了一家中医医院,还配了他们自制的中药,红、黄、蓝、绿的药吃了几百瓶,煎制的药喝了上百副,花了2万多元,还是没见效,我都绝望了,顺其自然吧。

 

  所以,我一看到张悟本光盘上的演讲,“即使你饭前血糖超过11,但没有三多一少现象,就是假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必终身服药,通过食疗和餐后运动就可以改善和治愈。”他的话让我有点欣喜若狂,燃起了我重新恢复健康的渴望。于是,我当即答应帮中奥公司策划出版这本书。然后我让他们把尚未排好版的校样拿给我,我说给我一周的时间,我仔细看看稿子及录制好的几张DVD。在那几天,我不仅看完了全部稿子,还把市场上流行的中里巴人、洪昭光、曲黎敏等专家的书都看了一遍,比较一下他们的书和张悟本书中的许多观点有什么差异。另外,我做的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加紧按照张悟本书中的食疗方案进行自我实验。现在我仍记忆犹新的是,国庆期间我是在北京郊区密云附近一座山上的小旅馆度过的,陪伴我的只有女儿以及生拌长条茄子和大米饭,吃饭总比吃药好。10月4日,书稿审完了,我的血糖也下降了至少1.5个点,验证了张悟本的食疗效果。

 

  等我和中奥公司的老总再次见面的时候,我不仅把他们原来给该书所起的名字《食能疗疾》改为现在的书名和副标题,还写好了前勒口及封面和腰封的文案。我感觉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病是因吃而得,要想不生病和少生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我当时错误的认为:张悟本与众多名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基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现实,对几十种因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而导致的常见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在继承传统中医智慧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辩证分析病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食疗方案,而不是笼统地描绘一些养生保健常识。尤其是他大胆地颠覆了人们对疾病和健康养生的众多流行观念,必将掀起一场新的中医革命!中国人要想重新获得健康,必须告别灯红酒绿和肥酒大肉,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喝豆浆和绿豆汤,吃生拌菜,以及各种五谷杂粮,不仅能预防疾病,还有显著的治病功能,而且这些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且营养丰富的食品,非常有利于健康。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很小就知道,豆类庄稼一旦上农药,成活率很低。另外,一旦人民多吃粮食和蔬菜,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使许多晚上常吃肥酒大肉的人,改吃五谷杂粮,不仅有利于健康,还减少了公款浪费,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当然,有市场、有价值的好书就应该尽快出版。

 

  中奥公司的三位老总都同意了我写的文案,见面时唯一争执的就是书的定价问题,他们希望该书的定价是48元。我说,同类书最高定价是29.8元,要想定价高,前面必须加彩图,并附赠一张由30集《大国医道》精缩的光盘,因为市场上一张正版光盘的价格一般是12-15元,但该书最高定价不能超过35元,书价再高买的人就少了。此外,中奥公司原来已经和中国文联出版社草签了出版合同。但我坚决反对,原因就是因为文联社是一家文学性极强的出版社,一旦出一本养生书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我力荐人民日报出版社,一是因为该社正规、严肃、主流,有利于弥补张悟本民间身份的边缘化;二是因为我刚在该社出版了一本研犹专著《学习是一种信仰——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卖得不错。三位老总接受了我的建议。

 

  于是,我陪同三位老总直接去拜访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和领导,并给他们演示了北京电视台的录像光盘和30集《大国医道》的部分光盘。此前,人民日报出版社主要出版的是党政读物,对该书的市场并不看好,甚至有个别人认为书名太罗嗦,还不如直接叫《吃出来的病》最好。但是我认为,书名叫《吃出来的病》虽然简单了,但没有悬念,谁不知道病是吃出来的,关键是“怎么给吃回去”,只有“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才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建立一个“革命性的理念”。凡是超级畅销书一定有三性:一是时代性,选题必须是这个时代大众所关心的话题;二是实用性,像《求医不如求己》《手到病自除》等书都有这个特点;三是新闻性、原创性和爆炸性,像《货币战争》等书都有这个特点。此外,好的选题有爆发力,好的内容有生命力。很显然,《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完全符合我的理论,有畅销书的潜力,值得一试。遗憾的是,我们当时只关注这本书的内容和市场前景,而忽略了对作者身份真伪的鉴别。另外,养生保健类图书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应该请有权威和有良知的专家把把关,这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一个文化人的使命感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出版产品精神属性和出版规律的尊重。如果当时真那样做了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重大变故了。

 

  本书是2009年11月中旬正式上市的,上市的一个月内销量平平,当当网首次的要货量据说只有48本,宣传是按常规模式,只寄了十几本样书给媒体,没有一篇书评,软文只有我写了一篇《北京的绿豆涨价了》发在我的博客上,点击量也不大。民间渠道的发行员垂头丧气,见我面时有横眉立目之感。只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部的赵军主任和我对该书有信心,共同出席了年底由新华书店总店在台湖主办的一次看样订货会,我主推中国戏剧社的《招生办主任》,他主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由于我们两人都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在现场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个月过去了,本书的后劲体现出来了,市场上的盗版书5元一本,而且有3本“续集”和1本大全集。出版社印的第一版5万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加印都来不及,第2次10万,原计划春节前总共15万册,结果总数接近30万,但就是印装不出来,市场上供不应求,“饥饿效应”迅速发酵。一个业务员和客户打5分钟电话,对方只要货200册,说着说着,又要400册,一会又要1000册,怕断货呀。再加上春节后各个印刷厂、装订厂的民工荒和三四月份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和北京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的火上浇油,到5月份销量就飚升到200万册,真是洛阳纸贵啊!

 

  除了我的文案策划和寄赠了十几本样书外,真正的营销除了台湖以外,就是张悟本在成都书市上应邀做了一次演讲和一次签售及民间渠道的客户答谢会。在此期间,我第二次见到张悟本,他人很真诚,对普通读者非常友善,并不厌其烦的回答读者的提问。你想,当时他在北京悟本堂的咨询费只十几分钟就是2000元呀,他为什么对读者那么客气,绝不像许多名人一旦成名后那副小人得志和飞扬跋扈的样子。我见过的名人真是太多了。

 

  做一本畅销书其实就这么简单,“这太简单了”,这是张悟本的口头禅。我们既没有打榜,也没有恶意炒作(我认为打榜和恶意炒作是出版界的陋习),我们唯一做的就是不断地给装订厂打电话催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