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生存现状:住不进去养老院
【byb.cn】 (摘自:新华网)人口老龄化,这个谈论多年的老话题,正在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现在,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空巢”时代,我们正在以跑步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养老形势十分急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78亿。但截止到2010年,我国养老机构仅4万多个,床位300万余张,不足全国老年人口的2%。这造成了很多老人想住养老院安享晚年,却住不进去的困境。为什么住进养老院这么难?又该如何让每个人“老有所养”?《生命时报》记者深入调查分析,与专家共同探讨。
福州老人护理院,一名老人抱着心爱的玩具坐在走廊里。
经过7年苦苦等待,张奶奶和老伴儿终于住进了北京最“火”的一家公立养老院。“为住进养老院,我们托了不少关系,住进来就彻底踏实了。”
张奶奶一直没要孩子,所以养老问题考虑得比较早,老两口商量好一起在养老院颐养天年。退休后,他们在家里互相照顾,直到70多岁才开始联系养老院。“谁想到这么难进,早知道这样,一退休就应该登记排号。”7年前,当养老院的接待人员告诉他们,前面已经排了近千人时,老两口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是,他们还是很坚定地选择公立养老院,“就是图个放心、踏实。以前听说过不少民办养老院的负面新闻,所以不会考虑。”
同时登记了几家大型公立养老院后,老两口便开始了漫长等待。起初,还满心期待,有一些盼头。但是,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每次电话咨询时都是“没床位,接着等”的答复,这让岁数一年老过一年的他们渐渐有了恐惧感,“真担心排上时,已经没那口气了。”于是,他们开始想法找关系,层层托、层层找,“拉下老脸也得把自己最后一程安排好”,张奶奶对这个想法十分坚定。今年年初,张奶奶和老伴儿终于如愿以偿,住进了这家配套设施以及护理服务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公立养老院。虽然住进去以后,老两口不是很习惯,但他们还是十分庆幸能“挤”进来。
7月13日上午10点多,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张先生再次拨通了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电话。“您好,请问我家老人排到多少位了?”电话那头的回答跟3个月前所差无几,“前面还有几千人,着急的话就去其他家看看吧。”这是张先生给母亲登记了3年后,又一个“无功而返”的电话。无奈之下,张先生又先后去了多家养老院“考察”。他发现,多数公立养老院设施完善、服务齐全,地址多在市区,价格相对便宜,但是“一床难求”;有些远郊的小型公立养老院,虽然有空床,但“那里的设施条件很差,把老人送进去我不放心”;私立养老院的条件相对要差一些,收费又高,每月将近4000块钱,“这个经济压力太大了”。去年,张先生的母亲突发脑溢血,成了需要卧床的半自理老人,但不少养老院都拒收不能自理的老人。这样的窘境更让张先生一筹莫展。
今年82岁高龄的王大爷,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街附近。每天,他自己打胰岛素,自己做饭、吃饭、遛弯、看电视;每个周末,洗个澡,洗洗衣服;每月中旬,独自坐公交车去医院开药。迟暮的生命,就这样日复一日简单地重复着。王大爷有一个独子,但早就因为闹矛盾断了联系。几年前老伴儿去世后,生活就全靠他自己打理。但是岁数不饶人,王大爷越发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生病了,真的没法照顾自己。”邻居纷纷劝他找个养老院。王大爷便通过社区,在几家大型公立养老院登了记,却一直杳无音信;私立养老院几千元的费用,王大爷不足3000元的退休金又无力支付。他只能继续这样独自生活着。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