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①

精读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①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2-7-30 08:00
【分页导航】


  前文已经说了,脉诊作为中医诊病的方法,几千年被传承下来,自有其道理。但又因其方法在表述上,无法做到直观、清晰、准确,又使得其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的传承,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而不能采取现在的医学院教学方法。因为,有些东西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


  现在,有一些厂商,将传统中医诊脉的方法,做成了脉诊仪,以此来使诊脉的方法标准化、平民化,实在是好心办不成好事。因为,前文已经说了,诊脉,只是中医诊病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并其主要内容。


byb.cn

脉诊仪


  本篇-脉要精微论也指出,其实,搭脉只不过是一种诊病的表现形式和参考罢了。医者趁此机会,就近观察病人的面部五色变化,以及眼睛的神态,再结合搭脉,由此综合来判定病人的健康状况。脉诊多为诊病的表现形式,而面诊才是诊病的实质。


  “望而知之谓之神也!”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就是面诊的最高境界。所以,当央视批大道堂刘逢军照片诊病时,就暴露出记者的无知和社会缺乏宽容性。因为黄帝内经“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早已论述面诊的精要。所以,当你遇到一照面就能说出你病的医生,这就是良医,而非要搭脉才知一二的,都是平医。


  当然,脉诊术,作为流传下来的中医诊断方法,也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应该把它看作为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而已。也就此证明,不是非要会搭脉的医生才是中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