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精读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2-10-8 13:58
【分页导航】


  【原文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足乔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阳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点评


  ①取之下俞:此段文字中,多次有“取之下俞”,那什么是“下俞”呢?我们知道,人体有12俞穴,基本都是在四肢部位,而下俞则多是在腿和脚。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大肠 -- 三间;心包 -- 大陵;三焦 -- 中渚(音“煮”);心 -- 神门;小肠 -- 后溪
  脾 -- 太白;胃 -- 陷谷;肝 -- 太冲;胆 -- 足临泣;肾 -- 太溪;膀胱 -- 束骨--此六个就是下俞穴。

  ②足乔前卒大

  乔,是指阳跷脉。

  卒大,卒cù,突然之意。

 

  ③一阳独啸


  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所以阳盛耳鸣,故曰一阳独啸也。肾主于耳,肾脉,少阴也,阳盛耳鸣,即知少阴厥逆,阳盛于上,阴气归下,宜泻阳补阴经之脉也。

 

  ④厥气留薄,发为白汗

  厥气:上逆之气,逆乱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

  厥气留薄:《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合药,治在下俞”。“薄”为“抟[tuán]”之讹,“留抟”言厥气留止聚结。

  白汗:证名。邪受于里,表虚汗出。出《素问·经脉别论》。《黄帝内经太素吴注》卷七:“白汗者,邪实于里则表虚汗出,故曰白汗。白汗者,气为阳,其色白也。”白通魄,白汗即魄汗。


  【整段翻译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

  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

  少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跷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

  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

  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地审查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

  一阳经脉独盛,是少阳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痠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如用针刺,当取决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泄其邪。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


  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初生,滑而不实。


  黄帝说: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少阴经的脉象搏动,是沉而不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