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愤而服毒自杀

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愤而服毒自杀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2-10-19 08:28
【分页导航】

 

  这是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新闻中的诸多要素都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尤其是其中研究生回家种地的细节难免让人唏嘘感叹。可是,很多时候,新闻内容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以新闻中的当事人为例,他的身上有太多特殊的点。比如,他的教育经历与普通的学生不同,他在辍学之后是通过自考的方式逐渐考上研究生的;再比如,他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是近代史,这样的专业算不上是热门的专业,可能对应不了较为热门的职位。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年龄,当40岁已经来临时,求职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情,通常的结果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

 

  当这些综合的因素作用在一个人身上时,个人的悲剧也就产生了。而如果没有注意到个体的特殊性,仅仅从其身上的某个点出发便“微言大义”,认为社会存在严重问题,则有可能解读过度。事实上,在这个人身上,只要某一个方面的因素稍微做一些改进,其个人的际遇就会改变。可遗憾的是,众多的因素加于这个个体的身上,他成为了舆论的一个载体,成为了公众抒发各自诉求的一个通道。

 

  对于这样的个体到底需要怎样的围观?一方面,当然需要宏大的视角,需要看到个体背后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一种个体的视角。这种个体视角包括: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成因、个体命运;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能动性。个人的命运有时代的投影,但与个人的表现也密切相关,这也是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因为这种反思有些残忍便忽视不提。当然,在看到个体成因时也应看到个体的命运,在关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关注个体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这才是一种实在的关心。

 

  作为一个个案,一个回家种地的研究生最需要的是关怀。而作为一种现象,人们除了要看到问题,还要反思个体的无奈,反省个体的缺陷,看到个体的力量。只有以个体的视角围观研究生回家种地,才不至于将个体的命运淹没在公共的泛化表达中。

 

  新闻观点

 

  读书改变命运,但一定是学有所用,学能所用,否则便是屠龙之术;文学使人高尚,但一定得善于应变,精于世道,否则便一文不值。41岁的苗卫芳,苦读多年“经书”,求职无果,到头依然家徒四壁,其父气急服毒,令人扼腕浩叹。读死书与应试教育在他身上结合得“如此完美”,真是匪夷所思。

 

  微言大义

 

  @李振忠:苗卫芳其实一直有一个“铁饭碗情结”,正是由于这个“铁饭碗情结”才导致了其一系列的“迂”。

 

  @网友:个体的悲剧,总会被舆论抓住一点无限放大。在对老父自杀的解读中,研究生的身份标签及回家务农的现实处境再次被过度阐释,“知识难改变命运”及“知识无用”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

 

  @于静:一纸文凭并不足以改变生活,这点苗卫芳一定要明白,人活着应该有理想,但不能过于理想主义,懂得了这些,种地也能种出一片坦然,纠结不清,抱着“金饭碗”也难以有所作为。

 

  @邓为:个体的无力,不能消弭知识的价值与光芒。因为在生存环境日益逼仄的环境里,读书与教育、拼搏与向上,依然是底层向上的途径与动力。

 

  @金字塔:研究生种地,当大学生从精英沦为普通大众,研究生贬值在所难免。社会要理性看待这种问题,现在就没有什么“铁饭碗”。教育要反思,国家要反思,社会要反思!

 

  @鲁璇:研究生回家种地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更应该值得反省的是我们的教育,相信“是金子到处都会发光”,如果我们的高级教育更加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能让他们在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像苗卫芳这样的人可能就不再会因为社会的现实而成为“不幸者”。

 

  @离别的聚说再见会再见:以现在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这种现象不足为奇。种田不是低等的事业,研究生回家种田本没错且值得推广,农业是国家根本,要种科技含量的田。只要热爱它,定会把田种得特别好,一样会成为千万富翁,一样会受到万人景仰的。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我支持他。

 

  @dhfljh:再怎么说,人家是自学考上研究生的,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尊敬!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是读书无用论的真实写照,现在都拼爹!

 

  @孙加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而是大学没有教改变命运的知识。

 

  @风水土雷火:大学生们,请注意,是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学历改变命运。

 

  @乐逍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必须学以致用,如果学而无用是得不到社会认可的。苗先生也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回报不是以文凭的高低来计算,有许多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只有小学文凭。“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总能为社会做事的。

 

  @龙五:知识从来没有改变过命运,自己的命运从来是由人自己去改变的。知识,只不过是多给了人们一点儿改变命运赌博时的筹码而已。看不透这一点,读书真的毫无用处。知识,只是一种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而不是给有知识的人准备的。改变命运的是准备,而不是知识。

 

  @暮云:人各有志,不要以己之见去批评他人的所作所为。通过艰苦努力自考到硕士你的人生已经够彪悍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要解释。只是你不是一个人生活,希望你能考虑到家人的感情。知识改变命运始终没有变,只是这句话已经不适用所有的人了,因为社会坏境变了。你有才,希望你不要放弃文学创作,会有伯乐认识到你这千里马的,祝福你。

 

  @老头:为什么不能将2500元月薪的工作先干着呢!以后来个骑马找马。我的女儿也是个硕士研究生,最初一年还没有工资呢!现在经过自身努力,应聘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职位。

 

  @阳光明媚心情:他多少有点迂了,学了文学对他是最大的障碍。他应该看清形势,先把那份工作拿下。有饭吃才能想及其他,把面子放一放。

 

 @沙漠中的鳄鱼:哈哈,我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现在在北京当个小公务员……北京公务员第一年工资只有1700,一年后转正也只有2500。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个硕士就了不起了,适应能力差的人,再高的学历也没用。

 

  @经得起推敲:用钱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是当代人普遍现象,也是社会的现实的无奈。放下心态,从零开始,再好的学问,学不好社会学也无用武之地。不过我相信你会找到方向的,用你所擅长的。当下可不是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世思想,你还有所要报答的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