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视频-讲座>> 央视百家讲坛罗大中大国医之缪希雍

央视百家讲坛罗大中大国医之缪希雍

byb.cn
[视频-讲座] 作者 :BYB.cn 日期:2012-12-28 08:39
【分页导航】

 

 

  本节目主要内容:缪希庸经过十年的苦读医书,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医学知识。但是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二十七岁的缪希庸告别母亲,离开故乡,开始了寻访名医高人的旅程,这一去又是十年。在这十年间,缪希庸结识了不少的名医,也收集了许多的名方、秘方,他已经慢慢成长为一个理论和临床经验都很丰富的医生。于是缪希庸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然而在他的行医过程中,他常常会使用一些奇特的药材,如童便、井底泥等。本期节目讲述了缪希雍的行医趣事和传奇经历。

 

   有一个叫于中甫的患者,跟缪希雍是好友。突然一天来找缪希雍,说请他来诀别。到底是什么病呢?缪希雍一头雾水。还没看呢?就来诀别,缪希雍一定要去看看是什么病。到了家,诊断后,缪希雍表情轻松。哪儿会死呀?开个方子,就会没问题的。于中甫一听,高兴。父亲刚刚去世,办完了丧事,就患了病,眼睛痛,胸肋与后背也痛,还有症状,是咳嗽。请了些医生,都治不好。一听缪希雍说,赶快请开方子。缪希雍说不用写,你们家附近有没有几岁的小男孩呀?有。缪希雍说,借来,一尿就接着,喝下去,大家一听,奇怪。太奇怪了。于中甫想没得罪你呀,还拿我开涮。缪希雍一看都不信,说,什么时候乱开过方子呀?是呀,缪希雍视人命重于一切,果然请来小男孩,父母也晕。小孩也觉得奇怪。这待遇没受过。小男孩也奇怪。缪希雍说一定要趁热喝。这个于中甫也是一接着就喝。这是什么病呀?

 

  于中甫也觉得身体也有了变化。他觉得自己大便下来了,是黑色的瘀血。七日下黑血无数。这是最大变化。七天后来了,缪希雍问他觉得身体如何呀?于中甫觉得不痛了。缪希雍说,这时瘀血应该下去了。人们都觉得奇怪。缪希雍说不要小瞧,童便,性味咸寒,滋阴降火,能活血化瘀。但是咳嗽还没解决。缪希雍说不要急,开个方子,慢慢喝一定会好的。于是开了方子,清热降肺气的,喝一个月才彻底好。

 

  于中甫弟弟是于润甫,妻子病了,患的是什么病呢?怀孕九个月,却突然外感,发高烧,舌苔黑了,起了芒刺,口渴,是伤寒的阳明症。大家都害怕,因为怀孕九个月了。缪希雍说果然重,得用药,赶快找井,到井里挖泥,抹在肚子上,干了再换。这是什么药呀?缪希雍表情严肃,没开玩笑的样子,就赶快挖。缪希雍开了方子,叫竹叶石膏汤。专门治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之症。清热补气阴的损伤。主要的是生石膏。这药特点是能够透热。气分热时可以透发出来。缪希雍之前,用的分量都有限,一二两不得了。缪希雍突破了这个分量,用得大。开拓了应用生石膏的领域。缪希雍用了生石膏十五两五钱。当时周围人都吓得乍舌。别伤着孩子。缪希雍有把握。缪希雍非常善于用这个药,他知道病人高热到什么程度。一般医生不敢用。缪希雍心里有谱。这个孕妇的热很快就消了,母子平安。大家又奇怪。这个泥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中医里的药,就叫井底泥。禀地中至阴之气,性味甘而大寒。可以保护胎儿。

 

  缪希雍这人交友广泛,认识许多人,认识王肯堂,这是明朝著名医学家。写过《证治准绳》在中医上有重要地位。当时两人年轻。缪希雍33岁,王肯堂才30岁。两人一见面,一见如故。都是追求医学的最高境界,两人成了好友。发生了许多趣事。王肯堂发现缪希雍有习惯,说话时不时从袖子时拿出一个丸吃掉。王肯堂觉得奇怪。王肯堂终于忍不住是吃什么东西。缪希雍小时身体不好,常有病,现在却是豪侠一般,玄机正在这里,这是游历时得的秘方。饥饿时吃不饿,饱时会化积滞,叫资生丸。王肯堂想看看,缪希雍心地宽广,提笔写下,王肯堂一看,是个好方子。缪希雍还拿几丸让他尝尝。当时不信消食之力。但是,后来王肯堂不得不信。一天他吃饭肚子胀,不敢睡觉了。所以,王肯堂想起了那个丸子。服了下去,第二天早晨,没有一点滞腻感,才信这个方子的神奇。并且把这个给父亲。因为父亲脾胃虚弱,精神头不足。父亲晚年养生就靠这个方子加减使用,在明朝活到了九十多岁,不容易。

 

  他们二人一起会诊过。像于中甫的儿子。他们全家都是靠缪希雍治病了。儿子患水痘,当时用了解毒的药,正气因此也虚了。结果泻肚子,请来缪希雍。于是王肯堂也来了。一起看。缪希雍一看,不行了,不能再泻了。正气只能越来越伤。加了莲子肉,不泻了。王肯堂出面了,补足正气。用了人参二两黄芪三两鹿茸三钱。人参的量大,补气,黄芪也补气。鹿茸是补阳的药。还治小孩元阳不足而引起的病。像水痘的浆不足,加上就可以让水痘的浆立即充满。病很快就好了。两人还联手治疗了一个病。这人叫康孟修。这个身上忽冷忽热吃不进饭。当地医生也诊断不清。久之势甚危。缪希雍听说后,自己去找康孟修看。结果一诊断,缪希雍也是一头雾水。这是什么呢?没琢磨出来,“其察脉审症,四顾踟蹰,又甚细甚虚,甚小心。”看病时,非常仔细小心,现场没看明白,说,我此时不能开方子,搞明白了再开。于是回家翻书开始找,还请来王肯堂一起研究。很快找到一个方子,是唐的方子叫五饮丸,干姜茯苓白术三味药,一边补足脾气,一边温补脾阳。一边泻湿气。治疗过度喝冷饮或者过度喝茶引起体内水湿的症状。古代记过许多医案常年爱好喝茶,天天喝,导致体内水湿为患,忽冷忽热,一般不好分析来自何处。他们开了这三个,马上就好了。康孟修无比感激。太开心了,与缪希雍成了好友。定为知己。

 

  缪希雍准备结束游历,可是这时却犯一个致命的错误。缪希雍不但精通医术,也学了许多其他领域的技术。像水利,他也有兴趣。一天他在琢磨,北京自己不产粮,没良田,靠江南产,运到北京,这浪费呀。他认为北京应该修水利。跟徐贞明讲这事。徐在北京做官,琢磨缪希雍说法合理不合理,考察还真有条件,只是水利没搞好,就常上书皇帝,皇帝同意做这事,就给缪希雍写信,来搞这个水利工程,缪希雍本想回去侍奉母亲,心里矛盾。母亲周氏夫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她一生好苦,跟他说,这利国利民,千秋万代的事,不要因为我荒废。缪希雍把母亲托付康孟修,自己北上去北京。徐贞明和他考察了环境设计了水利工程图,在平谷密云等地开垦了四万亩良田,但不久就被皇帝叫停了。为什么呢?当时朝中许多官员都在这儿拥有大量土地。当时谁开垦归谁,所以许多大臣不高兴了。皇帝下令废止了。这时,缪希雍家里也出事了。母亲病了,患的是痢疾,重。康孟修夫妇,周到地照顾她。老太太越来越重,一天,她叫来康孟修,说“吾儿虽北游,有公在,如吾子,吾目瞑矣。”不久,老太太去世了。不久传到了北京,传到了缪希雍那儿,他肝胆俱裂。心里极度悲痛,看到一半水田放声大哭。回到老家,安葬在山中,给自己留了一个位置,这年四十岁。义兴有一户人家,杨纯父,家里发生了一件事,名医缪希雍给孩子看病,断定这个小孩有内伤。所有仆人全都说没这回事。这事如同谜案一样,到底是什么事呢?看下集。

 

byb.cn

本期故事:缪希雍之行医趣事

byb.cn

介绍童便的作用

byb.cn

介绍竹叶石膏汤的作用

 

byb.cn

这本书是明朝著名医学家王肯堂写的

byb.cn

介绍《王饮丸》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