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2岁IT精英猝死上班途中

龚爱秋
32岁,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年龄,田金勇匆忙上班的脚步却戛然而止。让人心痛的是,他的身后还留下一对才一岁多的双胞胎女儿……相对于2005年频发的IT界高管猝死,田金勇的死虽然是个案或许不会引起更广泛关注,但它真实地表明,白领过劳死现象已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
“他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太累了!”田父的这句话说得很揪心。是啊,田金勇是家中老大,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他读完大学又攻读硕士;背负着兄妹的情份,他在成都站稳脚跟后又资助妹妹念大学;背负着家庭的责任,他给怀孕妻子做膳食,深夜起来照顾双胞胎女儿;背负着工作的压力,他在电脑上忙到凌晨1点过才上床睡觉……让我们算算账:凌晨1点过睡觉,早上8点过已走在上班路上,除去一些必须的准备工作,他的睡眠时间顶多只有6个小时!前段时间装修新房的劳累或许还没缓过劲,他又开始拼命工作!工作!
网络上曾有帖子说“加班和劳累是IT人永恒的话题”,众多IT人的离去或许就是一明证。但我想说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生命之树常青的艺术,学会调节、学会适应、自我减压。完全把过劳死现象的产生归罪于外部原因,过于简单化。诚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加剧,必然导致人们身体和精神压力加大。但白领们应该明白的是,既然压力的到来不可逆转,我们就应该从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入手,倡导科学、理性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态度,从而正视压力,有效地调整自我,缓解压力。
此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积劳成疾、死而后已”奉献标准。为了某些工作目标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的“五不一干”,其精神可取,其做法则越来越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理念相悖。累了就需要休息,这是科学的态度。日以继夜地蛮干,表面上看是奉献不少,其实效率却不可能高,甚至会南辕北辙。
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樊雨良说,50岁对知识分子来说,是耕耘和收获的黄金时期。一批知识精英在这个时候猝然离世,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损失。而我要说的是,只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天府早报
- [事件]抗栓药会让消化道出血02-20
- [事件]半数急性心肌炎可康复02-20
- [事件]重度中风有三个引线02-20
- [事件]五大因素诱发干眼02-19
- [事件]阳痿拖不得 早治延“性寿”02-19
- [事件]人工智能点亮医疗新场景02-19
- [事件]健康食品中的“伪君子”02-18
- [事件]吃饭要“干湿分离”吗02-18
- [本站]急性胃痛刚好又出现体位性眩...02-20
- [事件]抗栓药会让消化道出血02-20
- [事件]半数急性心肌炎可康复02-20
- [事件]重度中风有三个引线02-20
- [事件]五大因素诱发干眼02-19
- [事件]阳痿拖不得 早治延“性寿”02-19
- [事件]人工智能点亮医疗新场景02-19
- [事件]健康食品中的“伪君子”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