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原文】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地位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点评】此段是一段序言,黄帝恳请岐伯传道授业解惑。
①而有常名
常名,永恒之名。《老子》:"名,可名,非常名。"《魏书·太祖纪》:"官无常名,而任有定分。"《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太清宫乐章》:"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这里的意思可以引用为"规律"之意。
②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
众子,指百姓
哀,哀叹
其不终,不终,没活到岁数就挂了。
保,确保
无穷,健康长寿
③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这就是所说的治理变化要天人合一的道理。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阴阳往复,寒去暑随,真气与邪气相争,内外不得统一,六经的血气动荡不安,五脏的本气相互倾轧而转移,太过和不及交替,太过则一气独胜,不及则二气相并,我要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一般的常规,能否讲给我听听呢?
岐伯拜了两拜说:你问得很好!这是应该明白的道理。它一直是历代帝王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历代医师传授下来的,我的学问虽然很肤浅,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道理。
黄帝道:我听人家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使学术的相传受影响,称为"失道";如传授给不适当的人,是轻视学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虽然没有很高的修养,不一定符合传授学术的要求,但是百姓哀叹他们因健康不佳而早逝,请先生能保他们能健康长寿,让学术永远的流传下去,我亲自负责此事,并按照规矩来做,你看怎样?
岐伯说:让我详细地讲给你听吧!《上经》说:研究医学之道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学说才能保持长久,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这是为了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啊。求天位的,是要懂得天文;求地位的,要懂得地理;通晓人气变化的,才可研究人事。因而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这就是所说的治理变化要天人合一的道理。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