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北漂实习记35-很多人是被病吓死的
【byb.cn 管理员】编者按:人们常说,很多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而现实的案例就摆在在前。春节期间,磊回老家探望亲戚,结果这事还真让他遇上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去年年底,大伯因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猝死,去世时只有58岁。按照传统观点60岁称为"甲子",人能活到两个"甲子"120岁,算是尽享天年。若未活到一个甲子,则为夭折。若按中医角度判定,其猝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晚期导致肝肾衰竭所致。
我姑父三年前,也患上了中度糖尿病,听到大伯因为糖尿病去世的消息后,姑父既悲伤又害怕。悲伤,是因为姑父和大伯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害怕是因为怕其步大伯的后尘。结果,由于过度悲伤、忧虑,导致血糖急剧飙升住院了。
放假回家,我到医院探望姑父,仅仅在医院住了五天,他的体重就锐减了12斤,两眼无神,跟入院前判若两人。住院期间,为了控制血糖,每天三顿饭只能吃些稀粥、面条。值班护士每天都会在不同时间段来采集血液,用来检测血糖。出院前,姑父的十根手指指肚干瘪并布满了针眼,不忍直视。出院后,医院给开了两大包药,夸张点形容,用扁担扛着都不为过。
过年期间,爱好美食的姑父犯了难,为了防止血糖再次飙升,滋腻、大肉类的食物指定是不能吃的。走亲访友时,看着满桌的美食却不敢动筷子,只能吃些素菜沾点肉汤就着。年后家宴,老爸劝姑父别多想,偶尔吃点没啥,我姑父道:"不是不敢吃,现在时代这么好,不想着多活几年嘛"。
除了饮食极为注意控制之外,每天饭前饭后,姑父都要测试血糖。如若发现饭后血糖偏高,就会惶恐不已,惴惴不安。原本是肉体上疾病,到现在却变成了心理疾病,这样下去,疾病的自愈力就会大大降低。
古语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几千年来,时代在变,科学技术在变,但我们的身体没有变,我们的五脏六腑与几千年前的一模一样。
然而,在生活、饮食、穿着、学习、意识等各个领域都讲科学的前提下,我们也想让自己的身体"科学"起来,于是把健康交给科学的仪器,把日常生活交给科学家们的建议,一天8杯水,多少种多少粒的维生素,多少的矿物质、多少的碳水化合物……我们被科学牵着鼻子走,但我们健康吗?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为什么病种越来越多?为什么绝症越来越多?
事实情况是,我们太相信科学这个"理"了,从而远离了中医这个"道"。然而中医理论中包含有生命的至善原理即最高原理,这个原理就是生生之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阴阳平衡,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医注重看人体的器官、细胞、组织、数据、细菌这些静止的、个体的物质有天壤之别。但许多人走进指标数据这个误区,以为各种检查指标正常身体就是健康的,体检指标异常身体就是有病的。
指标和数据它是死的,是静止的。但生命是动态的,气血是动态的,人每时每刻都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影响,一周前的检查结果不能说明一周后的身体状况。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那么,人的健康状况又何不是因时因地改变的呢!?
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生一些小病或者大病,它们是我们身体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沟沟坎坎,正确的面对疾病,不要仇视、放大疾病。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年轻的患者,他们因患有一些很小的病,担心、抑郁,甚至恐惧,比如:胃部疼痛、头发早白、口臭等等,也就因为这点小病,而深感自卑,不愿意出门与人交往,整日呆在家里上网,封闭自己,有的甚至担心这些病是肿瘤的前兆。千万不要带着放大镜来看疾病,将一个很小的问题无限放大,这样人就会被某个格局限制住,疾病的治愈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大学跟诊期间,曾经遇见过一个事例,直到现在我记得很清。有位患者被怀疑是肿瘤,做完检查以后,第二天来取片子。恰好坐诊的医生不在,就把CT片拿到别的科室帮忙看一下,有位年轻的医生看完后表情紧张道:"哎呀,你这个不好,是肺癌啊!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活半年",患者听后当场晕了过去。
事后医院内的老大夫知道了此事后,严重批评了那位年轻大夫,老大夫道:"人生无常,你能确定你能活多长时间?你凭什么说人家只能活半年!你有什么资格给人判定生死期呢"?年轻医生听后低下了头。结果,才过俩月,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就去世了。当被告知为罹患肿瘤的那一刻起,病人脑海里只有"我只能活半年"这句话,慢慢就会被这句话给击倒了。
人的一生就好像爬一座山,总会遇到一些小沟小坎,迈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要站在沟边,不敢迈步,如果因此而停步不前,你的人生之路也将停滞不前。医生诊病也是如此,为患者解决疾苦,医生只是起到一个"帮助"的角色。健康不能交给任何人,只有自己爱惜身体,主宰身心才能长久安康!
【别有病网点评】
中医认为,思伤脾,恐伤肾。当人面对重大疾病时,思虑过度,必然导致无法进食,这就伤了脾;而过度的恐惧,则又伤了肾。肾为先天之本,而脾是后天之本,先天和后天之本,都伤了,你说这人还有救吗?所以,当人面临重大疾病时,首先不要被疾病吓倒,同时又要积极面对。即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
- [网友]花溪:倾诉 让咽痛消失06-09
- [网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体方法02-23
- [网友]花溪:让我们一起做油拔02-16
- [网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谱07-10
- [网友]花溪:老公降糖记07-01
- [网友]宇峰:惊竦-竟从膝盖里拔出...10-20
- [网友]花溪:节后的深度灌肠效果惊...10-14
- [网友]印善:体会春三月的"发陈"05-21
- [事件]没苦硬吃、没福硬享啥心态11-24
- [事件]多睡1小时性欲涨14%11-24
- [事件]脸型、体态看出性能力11-24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