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任何一场病都不是白得的
【byb.cn 】(来源:贵州都市报)继《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畅销30万册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健康教育者曲黎敏,沉淀5年的思考,再推力作《生命沉思录2——人体文化解读》,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细致解读人体,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身心协调等方面进行独特的解读和思考,对当前医院过度检查治疗、紧张的医患关系、中医的困境等问题,提出很多真知灼见。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百万册畅销书《从头到脚说健康》《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从字到人》《生命沉思录》等。
新作《生命沉思录2》出版,作者接受本报专访
我是传统医学的票友
在提及该书的创作动机之时,曲黎敏说道:"现在讲养生的人真多,但生死关头时还是慌乱,还是四处求医,甚至连‘医‘都不求,只是问‘药‘。为什么,因为不通‘天地人‘之道。别把我归于‘养生家‘,我讲的是‘天地人‘之道。我关注的点跟他们不同,就把我认定为‘玩家‘吧,我是传统医学的票友,偶尔亮一嗓子。"所以,这本书跟"养生"没关系,跟"生命"有关系。
"医学已经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曲黎敏
引用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话说明,众多的医学数据和指标对大多数市井小民来说,"已经不是提醒,而是灾难"。"我们被裹挟在各种资讯和指标当中,迷失了方向,最后迷失了自我。"她认为,人得到的资讯越不足,就越容易接受治疗,而其中很多都属于过度治疗。所以,我们需要更清醒、自觉地去掌握更多医学和健康的资讯,这样对医疗措施的仰赖就会减少很多;离苦得乐,更根本的需要依靠内心的觉悟,树立生命的信心和自尊。
探究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
为什么有的人我们一见就烦,有的人我们一见就欢喜?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鼻子比较大?为什么女人比男人的直觉更准确? 女人更专一是因为卵子少吗? 很多男人滥情是因为精子多吗?五脏六腑的结构与夫妻分工有关? 手脚的结构可以启发我们协调工作?
这些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在此书中都能得到醍醐灌顶的解答。"以貌取人"是有一定依据的,"西方有‘颅骨学‘,中国有‘相面术‘,现在人事招聘还要讲‘面试‘。其实都是从人体来研究人性的‘学术‘。"该书以人体为起点,引领读者从人体读懂性格、婚恋、职业、人生,乃至哲学和信仰。人体从头到脚20个部位、五脏六腑11大系统、人体内分泌7大腺体,无一不在曲黎敏笔下与生命的重要问题有了关联。"身体结构体现了造物主的崇高精神,该书要探究的,就是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以及这崇高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
除了身体层面的伤痛,人还有心灵层面的伤痛。所以,对应的,医生除了医疗人身体层面的伤痛,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共情能力"。单靠科学意义上的对症下药,不能帮助病人抗争病魔。曲黎敏认为,比医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医者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情感的能力,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
曲黎敏认为,治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疾病的痛苦经历中获得自我觉悟,只有自我觉醒,才能真正拯救我们的人生。"要消病,更要消除病因,消除病因中隐藏的生命的焦渴、委屈、愤怒、恐惧和不平。治病的最大意义在于重新唤醒和拯救我们的人生。"
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哲学应该从医学开始,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
对话曲黎敏
养生首先是养生命,任何一场疾病都不能白得
文化周刊:您说治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患病经历中获得一种觉悟。具体是怎样一个觉悟,可以详细讲讲吗?
曲黎敏:所谓得到觉悟就是说,任何一场疾病都不能白得,我们要从这场生病当中觉悟你为什么得这个病,你是因为什么样的生活禁欲或者什么样的情绪而的这个病? 如果你不能从根本上把这些不良情绪清除掉的话就是白得了,下次在遇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所有的患病经历使我们更加专注自我,能够让我们从滚滚红尘中思索生命的意义。
文化周刊: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养生书"的市场?
曲黎敏:养生书一旦进入市场以后,就鱼龙混杂了,所有的东西一旦跟利益相关,就会没有底线。老百姓其实关注健康是没有问题,但不要走到养生的反面去,养生首先是养生命,而不是吃吃喝喝。
至于说市场低迷,我认为不是低迷,而是市场越来越碎片化了,越来越说教化、励志化,而且妖魔化也开始了,如果过度的化都会令人厌倦的,所以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重新建立对生命、对美对诗意生活的认知,我最喜欢讲的一句话,无论我们信仰什么,甭管是养生啊宗教啊什么的,我们都要放慢脚步,唯有慢生活、真感情才得因果。
生活给面相带来新鲜东西
文化周刊:您书中也提到相面术,您怎么看待?
曲黎敏:实际上这个是源于人类的无意识的好奇,以及更想在这个世界上活明白吧。那么实际上呢,我曾在书里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肉身我们的面相其实都是体现了造物者的崇高精神。中国人还有一句话,30岁以后面相都是修出来的,比如说我书中提到的"眉毛"问题,你像两眼压眉,两眉相交于额头,这种人往往思虑过深,并且不太容易打开心扉,这只是代表性格的一方面。
中国文化更强调人的不断的修为,生活能给你的面相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比如说年轻的时候我也是那种颧骨很高的女孩子,所有人都说我很厉害,但是现在看来就不一样了,变得比较圆润,呵呵。当然这也说明我的性情有了很大的改变,包括色彩,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成长。比如我看到过的一些病人,不用几分钟,他们就眼泪花花的,通过中医的望诊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比如你老是笑着的话,纹路都是向上的。老是悲观,就是纹路向下的。
文化周刊:您的书里面有对"医患关系"的讲述。您怎么看待现在中国的"医患关系"?
曲黎敏:关于"医患关系",我在书里用了一个词汇叫做"市场医学"。当任何的东西已经市场化了后,就会依附于市场的关系、市场的利益、市场的规则等等,很多东西都会杂糅进去,这就会带来很多不好负面的东西。假如你不改变自己,很多的病还是难以治愈的。
医生不是上帝,每个病人都要清楚这一点,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医生。中国俗话说"治得了病救不了命"有的人上台做手术做得超完美,但是一下手术台命就没了。这是命,是命没了,但医生的理解就是病没了,关系之中就有很多这些微妙的东西。同时医生也要改变自己,咱们国家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病人,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问题和医生说清楚,但是西医已经习惯了用它的术语和检查习惯来看很多的病人,沟通上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所以这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
中医不仅要用功还需悟性
文化周刊:您是从事传统医学的学者,中医在前几年有一个养生热潮,之后因为张悟本事件等,让人们对中医有了误解,您觉得中医的生命力在哪里? 中医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
曲黎敏:我个人认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思维方式和对疾病、对人体的看法,它始终强调灵肉合一、知行合一。之所以后来养生热潮出了一些事情,其实不应该只怪张悟本他们,和民众的狂热,以及自己不去读经典,只是人云亦云是有关系的。在如此浮躁的生活环境下,就是谁静下来谁成功。
中医如何走出困境,我的建议就是读经典,重新建立起对经典的尊重和坚信。中医不止需要用功,中医还要依赖悟性,所以一定要把中医的思维方式理解透彻了,才能运用自如。
- [人物]阴虚 肾精就会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坚持踢球06-13
- [人物]热茶能让身体更凉快09-25
- [人物]酸痛寻阿是09-13
- [人物]每天早上晒太阳能防癌12-18
- [人物]别被伪杂粮迷惑12-14
- [人物]教育好孩子 家长要管住嘴12-02
- [人物]年龄歧视催人变老10-23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