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事件催生“养生法规”

媒体必须反思,医学科普不能过度娱乐化
最近几天,围绕张悟本、绿豆的“围剿与反围剿”终于尘埃落定,张悟本之“伪”已被证明。记者专访了健康养生专家洪昭光教授。
仅6.48%的人有科学健康素养
现在的社会有“三化”: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医疗过度化。我们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疾病也找上了很多年轻人,这样病人的数量增加了很多,有医疗诉求的人也有增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就格外凸显。
另外,去年12月,卫生部公布了一个调查,全国居民中具有科学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只有可怜的6.48%,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也是这些所谓健康、养生专家的主要追捧者,这部分人格外缺少医学知识,也是某些伪专家、伪知识会迅速火爆的重要原因。
媒体要有“敬畏心”
科普是严肃的,尤其是医学科普,那是关系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的,必须得有社会责任感,绝对不能戏说。现在有的电视节目把医学科普完全娱乐化了,奉行所谓的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观念,这绝对是过度娱乐,我同意生活是需要娱乐的,但是娱乐不是生活的全部态度,生活尤其是健康的生活还需要严谨、认真、负责任,需要有敬畏心。
不给伪科学生存空间
目前传播养生医学观念的门槛太低了,害人的说法太多,除了希望那些讲这些知识的传播者要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之外,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法律或者出台规定,规范医疗养生知识的传播行为,不给伪科学生存空间。另外,当出现这些伪专家的时候,靠哪个专家单独去打假力度肯定还是不够,也需要卫生局啊、医学协会啊等行政主管部门多组织专家进行批驳,比如“牛奶是给牛喝的”这样的言论盛行的时候,主管部门就组织了15个专家研讨并给出了正面说明和回应,这样有权威、有说服力。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