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中医的代称是怎么来的

中医的代称是怎么来的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4-23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中医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系统理论。但直到东汉时期,“中医”二字才出现在文字里,比如公元80年班固撰写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然而这个称呼只是出现了,并没有被采纳。那么,古人如何称呼中医?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委会理事 宋添力
  《生命时报》 2023-04-04 第1693期 第23版

  “坐堂医”与张仲景

  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长沙九芝堂等中华老字号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堂”字,这个字可追溯到东汉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任官期间,正值瘟疫横行,目睹了村村举哀的惨相,张仲景决心用医术帮老百姓挺过疾病。为了不影响公务,张仲景于每月的初一、十五在衙门的大堂上免费切脉开方,并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坐堂先生”四字。后来,不少人都效仿他的做法,“坐堂医”的叫法就传开了,并流传至今。


  “杏林”与董奉

  在赞扬中医的医德医技时,常会有“杏林圣手”“杏林春暖”等说法,“杏林”二字来源于东汉时期的董奉。据《浔阳志·董奉太乙观》记载,董奉游历到庐山后便一边修道,一边行医。当时,董奉发现患者大多有咳嗽、哮喘、便秘的症状,便将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杏仁”作为主要药物,治愈了很多人,但分文不取,只要求“唯需栽杏和货杏易谷”。重病愈者只需种五棵杏树,轻病愈者种一棵,如此十年,杏树郁然成林;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有人前来买杏,董奉也不收取钱财,而是换成粮食,免费救济给周边贫困百姓。于是,大家就用“杏林”代指看病。


  “岐黄”与岐伯、黄帝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的形式编撰而成,这也是“岐黄”一词的来由。传说中,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才智过人,后见很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逐渐精于医术脉理,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用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


  “悬壶”与费长房

  “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也是对中医师的称赞,最早可追溯于东汉《后汉书·费长房传》,其中的“壶”是葫芦状瓠瓜。相传在汉代的汝南有个卖药老翁,因找他看病吃药的人很快就痊愈了,门庭若市,费长房很是羡慕,便一直关注着。有一次罢市后,费长房前去拜见老翁并说明学医的意图,老翁看其诚恳,便说:“子明日可更来。”第二天,费长房又拜见老翁,老翁带他一同钻入葫芦中教他医术。为了纪念老翁,费长房行医时也效仿其模样,将葫芦挂在竹杖上,或背在身上,或悬系于腰间,开始了悬壶行医的一生。


  “青囊”与华佗

  青囊的说法始于曹操与华佗。《后汉书》有载,华佗医术高明,用一根小银针治好了曹操的顽固头痛。曹操很是欢喜,想把他留在身边,但他却一直推辞,引曹操震怒后被处死。华佗入狱时带着一本医书,是他根据多年诊病经验写成的,取名为《青囊经》。他托付狱卒留下《青囊经》,但狱卒害怕受牵连没有答应,无奈之下,华佗只好把医书烧毁。《三国志·华佗传》记载道:“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彊,索火烧之。”后来,曹操之子仓舒得了重病,群医束手无措,最后不治身亡。曹操悲叹道:“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后其头痛难忍,感慨道:“我病唯华佗能医,今不可得也。”《青囊经》虽已失传,但“青囊”一词广为流传。


  “橘井”与苏耽

  “橘井泉香”出自《列仙传》之《苏耽传》,记载了一位叫苏耽的道人,在成仙之前反复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瘟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来治疗。”第二年,果然出现了大规模疫情,苏母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施救乡亲邻里,救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橘井泉香”一词便常被用来形容德艺双馨的医者。


  “郎中”与“大夫”

  “郎中”原本是秦代设立的官位,指皇帝的侍从;汉代官制中的“郎中令”是职掌宫廷的警卫,被用作医生的称呼始于宋代,在北宋大学问家洪迈的《夷坚志》中,医人赵硅被叫作“赵三郎中”。“大夫”变为中医代称也是起源于宋代,宋代设立了太医局,将医官分为7级,官职有22种,其中就有大夫、郎中,比如和安大夫、成安大夫等。后来,人们就把大夫作为对医生的尊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