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原文】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帝曰:何谓重虚?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帝曰:何以治之?
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框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
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
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
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点评】本段重点说明重实和重虚之证如何处理,并指出预后情况。
①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络气,与经气相对应,行于络脉之气。人体有十二正经,外加任督二脉,这些经脉的走向大都是从头至脚的,是纵向的。而络脉,则多是横向的。通常,经脉是主干,而络脉是支线。就如城市主干道和支线小路的道理一样。我在给客户按摩的疏皮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很多人络脉堵的厉害。这可以理解为络气不足。这种人最好的调理办法,就是疏皮、刮痧、走罐。
②重(chóng)虚:脉学名词。指虚脉重见。《素问·通评虚实论》:“脉气上虚尺虚,是为重虚。”
【整段翻译】
黄帝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情况怎样?
岐伯说:所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是指寸口脉滑而尺肤却寒。秋冬之时见这样现象的为逆,在春夏之时就为顺了,治疗必须结合时令。
黄帝道:经虚络满的情况怎样?
岐伯说:所谓经虚络满,是指尺肤热而盛满,而寸口脉象迟而涩滞。这种现象,在春夏则死,在秋冬则生。
黄帝道: 这两种病情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络满经虚,炙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炙阳。
黄帝道:什么叫重虚?
岐伯说:脉虚,气虚,尺虚,称为重虚。
黄帝道:怎样辨别呢?
岐伯说:所谓气虚,是由于精气虚夺,而语言低微,不能接续;所谓尺虚,是尺肤脆弱,而行动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阴血虚少,不似有阴的脉象。所有上面这些现象的病人,可以总的说一句,脉象滑利的,虽病可生,要是脉象涩滞,就要死亡了。
黄帝道:有一种病症,寒气骤然上逆,脉象盛满而实,它的预后怎样呢?
岐伯说:脉时而有滑利之象的生;脉实而涩滞,这是逆象,主死。
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
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若在冬夏便要死了。又一种脉象浮而涩,脉涩而身有发热的,亦死。
黄帝道:身形肿满的将会怎样呢?
岐伯说:所谓身形肿满的脉象急而大坚,而尺肤却涩滞,与脉不相适应。像这样的病情,从则生,逆则死。
黄帝道:什么叫从则生,逆则死?
岐伯说:所谓从,就是手足温暖;所谓逆,就是手足寒冷。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