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原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膕踹(腨)、脚皆痛,小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本段翻译】
膀胱的经脉足太阳经,起始于内眼角,向上经过额部而交会于头部的最高处—巅顶;它的一条支脉,从巅顶走行至耳的上角;它直行的经脉,从顶巅向内深入而络于脑髓,然后返还出来,再下行到达颈项的后部,此后就沿着肩胛的内侧,挟行于脊柱的两旁,抵达腰部,再沿着脊柱旁的肌肉深人腹内,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肾脏,并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膀胱腑;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挟着脊柱的两侧下行并贯穿臀部,而直入于膝部的胭窝中;还有一条支脉,从左右的肩胛骨处分出,向下贯穿肩胛骨,再挟着脊柱的两侧,在体内下行,通过髀枢部,然后再沿着大腿外侧的后缘向下走行,而与先前进入胭窝的那条支脉在胭窝中相会合,由此再向下走行,通过小腿肚的内部,出于外踝骨的后方,再沿着足小趾本节后的圆骨,到达足小趾外侧的末端,而与足少阴肾经相衔接。膀胱经循行动画:http://www.byb.cn/doc_50-7.aspx
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伴有气上冲之感觉的头痛,眼睛疼痛得就好像要从眼眶中脱出似的,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一样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就好像已被折断一样疼痛难忍,髋关节不能屈曲,膝胭部就好像已被捆绑住一样紧涩结滞、不能运动自如,小腿肚疼痛得就好像要裂开一样,以上这些病证就叫做踝厥病。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主治筋所发生的疾病,如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头、囟与颈部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塞或鼻出血,项、背、腰、尻、胭、小腿肚、脚等部位都发生疼痛,足小趾不能活动。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两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