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本站>> 崇礼本地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崇礼本地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byb.cn
[本站] 作者 :XJ 日期:2016-12-23 00:01

  【byb.cn XJ】周一晚上10点,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别有病网”上,首发了一篇有关崇礼的文章“别有病网原创:雾霾经济让崇礼声名鹊起”,结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后台统计来看,此文48小时,被超过500人转发分享,超过6000人阅读,15人留言,成为本公众号创办以来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



byb.cn


  从留言来看,大部分网友都对笔者长期以来对崇礼的宣传做了肯定,但也有不少崇礼当地的网友却做了负面评价,其中这位名叫“Penicillin”的网友的留言,就很有代表性:



byb.cn


  原文在此:


  作为一个崇礼本地人,我亲眼见证了崇礼这些年的变化,之前,崇礼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城,自从滑雪行业兴起,特别是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来到这里滑雪度假,虽然在表面上看,这些现象提高了这个小地方的知名度,促进了滑雪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大量北京人在这里购房生活却给我们本地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收入都不高,面对不断上涨的放(房)假物价实在是束手无策,我们的马路不宽,可在以前从来没有堵车的现象,但现在,到处都是外地的车,污染了空气,拥堵了交通,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不是说不想让北京人来,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我无法干涉,只是为目前崇礼本地人的生存现状而感到深深的担忧,真怕崇礼的物价、空气和交通都变成第二个北京,现在的北京人尚且可以到崇礼‘避难’,不知道以后的崇礼人能到哪里去呢?


  类似的留言还有好几条,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自己看吧!Penicillin”网友的抱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房价与物价;第二,交通与环境,它反映了崇礼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文化冲突,我想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实早在2013年,我第一次来崇礼时,在崇礼的百度贴吧里,我就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文化冲突,后来,被吧主打压,我就再也不在此吧发言了。


一、崇礼的经济转型


  我们知道,在2012年之前,崇礼还是全国贫困县,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和矿产。2002,万龙滑雪场率先进入崇礼,进而带动多家滑雪场跟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崇礼特有的滑雪经济模式。特别是申冬奥成功以后,崇礼的滑雪经济再上新台阶,带动了房地产、旅游、餐饮、酒店、雪具店等与滑雪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高速的成长,可以说,没有万龙,就没有崇礼的滑雪经济。


  但滑雪经济毕竟是半年闲,如何将崇礼的经济打造成“旅游+休闲+养老+滑雪四位一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了崇礼政府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讨与研究,终于提出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的四季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自2012年草原天路开通以来,声名大震,游人如织,崇礼和张北两区县也没少下功夫来服务于天路旅游,并且张北率先做了收费尝试,结果被媒体一通炮轰,涉嫌“违法”,被紧急叫停。


  因为草原天路跨崇礼和张北两区县,所以,两家都在争夺这块的旅游资源。过去,张承高速还没有开通的时候,游客基本上都要途经崇礼去天路,这样,吃住这两方面,崇礼截流了不少。但从2016年张承高速开通后,导航直接将游客给导到桦皮岭出口了,完全把崇礼给短路了,结果,今年这个夏季,崇礼的商家生意非常的萧条。


  也正因为如此,崇礼政府在县城周边的山上,修建了一条“环城山上天路”(这是我给起的名),将各大滑雪场从山顶连接在一起(今年9月底的时候,我曾经自驾走了一半,因为路还没环起了。景色异常秀美,绝不亚于“草原天路”),可以从山顶鸟瞰各大滑雪场的风光,独赏崇礼特有的白桦林景色(草原天路多是松树,白桦林少),再加上崇礼的高海拔(县城1300米,雪场山顶2000米左右),使得崇礼的空气质量,尤其是在北京周边,独步天下,“一蓝三白“(蓝天、白云、白雪、白桦林)成为崇礼的标志性的旅游名片。崇礼之所以要打造“环城山上天路”,其目的,就是让客人来得了,住的下,留得住,这也是崇礼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做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滑雪经济,给了崇礼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车轮,那雾霾经济,则给了崇礼经济转型的第二个车轮。这几天,全国多地,特别是北京周边地区重度的多日雾霾天气,导致大量的北京人冲入崇礼避霾,崇礼各大酒店一房难求,各大楼盘销售异常火爆,一个业务员,一天卖几套房都不是新鲜事,而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购房者仍然络绎不绝,这就是网友Penicillin”在留言里提到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雾霾经济给了崇礼经济转型的第2个车轮。这是大势,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看问题,一定要看大势。只有大方向找准了,路才会越走越顺。


二、本地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一方面是崇礼新经济(旅游+休闲+养老+滑雪)的高速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崇礼传统经济(矿产、农业)的衰败。想必在我文章后面留言,与网友Penicillin”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网友,大都不是新经济的受益者,而是在这场经济转型中,没有跟上步伐的人群。


  其实,崇礼现在遇到的情况,和30多年前北京遇到的情况惊人的相似。可以说,现在的北京人,绝大部分已经不是原住居民了,而是来自于全国,甚至全球的人。北京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外来人口的涌入,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给北京的环境、交通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北京现在开始实现京津冀一体外,也是为了首都的长远发展。


  外来人口炒高了房价,这个不是崇礼特有的现象,而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只要是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房价、物价、交通,都会呈象爆炸性的增长。反之,像东北这些老工业区,人口变成净流出,房价、物价、交通,当然就没有压力了,反而空气质量还差。所以,崇礼本地的网友这种抱怨,可以理解,但并不能怪外来人口,谁让崇礼有“一蓝三白”呢?


  现在经济都全球一体化了,尤其是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物价,可以说和全国接轨了,不管你生活在北京,还是在崇礼,不会太强烈的感受到这种物价的压力。其实,物价的高低,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你收入高,你就不会感觉到物价高,只有当你收入低时,你才会有物价高的感觉。


  说完房价与物价,再来说说交通与环境。崇礼的经济转型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再加上崇礼的高海拔,不可能像北京那样有雾霾的出现,这点当地人大可不必担忧;其次,交通问题是暂时的。在高铁开通之前,崇礼基本上还是旅游经济,呈现明显的潮汐式的特点。当然,如果高铁开通了,崇礼的长住外来人口可能会大量增长,有可能会出现双城生活,即住在崇礼,工作在北京的情况。但因为冬奥会,政府会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注入,相信未来崇礼的交通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三、崇礼人如何应对经济转型


  镜头一:几年前,我刚到崇礼时,发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每天在老城区的一些大型商场或者银行的门口,都坐着很多男人在那晒太阳、聊天。我后来了解了一下,他们说,这些人多是失地的本地人,给了拆迁补偿款以后,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再做事,就这么闲呆着。


  镜头二:崇礼有一绝,快递要自取。这让北京人极不适应。现在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包括京东商城都已经入住崇礼了,都可以送货上门了。并且,我这几天居然发现了很多送外卖的小电驴满大街跑,可以说崇礼正快速和北京接轨。


  一方面,是很多人闲来无事晒太阳;一方面,又是快递要自取。这不是一种极大的不和谐的音符吗?你一方面抱怨物价高,一方面又不为改善收入而努力。难道这些外来人口的钱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有多少北漂的人过劳死?用一句老话:“你尽见到贼吃肉,没见到贼挨打”。那些为了北京高房价奋斗的外地人,他们生活的艰辛,想必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而对于崇礼本地人来说,房价天天涨,挣的这点钱,根本就买不起房。其实,只要是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房价上涨的速度,永远都是惊人的。几年前,当崇礼的房价几千元的时候,崇礼当地人觉得房价高,你没买,现在1-2万元了,你觉得更买不起了,可如果我告诉你,高铁开通了,房价涨到5万一平米,你还会觉得现在的房价高吗?而这个可能就是3年以后的事情。


  与其说永远的抱怨,不如脚踏实地的跟随新经济转型做一些功课,据我了解,很多崇礼当地的年青人,都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滑雪教练的工作,一个雪季下来,挣个几万元,应该不是难事。现在很多东北地区的人,都在崇礼各大滑雪场当教练,与他们比起来,崇礼当地人的生活成本还是有优势的。


  其实,不只是滑雪教练了,还有很多与新经济有关的工作,都是当地人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思维观念不改,总停留在外来人口侵占了自己利益的心结上,那你就永远也脱离不了苦海。学会包容,并且在竞争中求生存,应该是崇礼当地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崇礼当地人与外来人,这种激烈的文化冲突在最初都是难以避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崇礼当地人,都会从新经济中受益,尤其是冬奥会带来的上百亿的投资,将会给崇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将会给当地人提供足够数量的工作岗位,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是不知道是否包括了你!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