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②

【原文】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帝曰:善。
【点评】此段说的是五脏真脏脉独见时,会导致的各种死亡预期。
①真肝脉:脉学名词。即肝的真脏脉。其脉象弦细而坚劲,毫无柔和胃气,为肝气败绝的危候。
②真心脉:脉学名词。其脉象短实劲急而坚,为心气败绝之危候。
③如循薏苡子,薏苡子,即薏米,为除湿行水。
④真肺脉,脉学名词。即肺的真脏脉。其脉象虚浮无力,无根,为肺气败绝的危候。
⑤真肾脉,脉学名词。其脉象沉实、坚硬,毫无柔和胃气,为肾气败绝之候。
⑥真脾脉,脉学名词。其脉象弱软无力,节律失常而无柔和胃气,为脾气败绝的危候。
⑦皆禀气于胃,禀,赋予、给与之意。此句意为,都有赖于胃气的濡养。
⑧手太阴,此处是指桡动脉,刚好在手太阴肺经上。
【整段翻译】
肝脏之真脏脉至,中外劲急,如象按在刀口上一样的锋利,或如按在琴弦上一样硬直,面部显青白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
心脏的真脏脉至,坚硬而搏手,如循薏苡子那样短而圆实,面部显赤黑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乃死。
肺脏的真脏脉至,大而空虚,好象毛羽着人皮肤一般地轻虚,面部显白赤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
肾脏的真脏脉至,搏手若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一样坚实,面部显黑黄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
脾脏的真脏脉至,软弱无力,快慢不匀,面部显黄青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
凡是见到五脏真脏脉,皆为不治的死侯。
黄帝道:见到真脏脉象,就要死亡, 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五脏的营养,都赖于胃腑水谷之精微之气,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故五脏之脏脉气,不能自行到达于手太阴寸口,必须赖借胃气的敷布,才能达于手太阴。所以五脏之气能够在其所主之时,出现于手太阴寸口,就是有了胃气。如果邪气胜,必定使精气衰。所以病气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之气一起到达手太阴,而为某一脏真脏脉象单独出现,真脏独见,是邪气胜而脏气伤,所以说是要死亡的。
黄帝道:讲得好!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癫痫急救 一呼二放三不要04-05
- [事件]茄子怎么做更健康04-05
- [事件]吃动睡有个科学比例04-05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