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精读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2-11-12 08:04
【分页导航】


  【原文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点评】此段讲述的上工与下工,在对待疾病的处理上,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①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制度,定星辰,则可知日月行之制度矣。天是的星星很多,但离的“很远”,唯日月离我们“很近”。但星辰的位置大多很固定,不像日月的方向每天都在变动,通过星辰不变的位置,即可计算出日月变化的轨迹。

 

  ②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

  侯,观察;

  以时,在什么时间

 

  ③以时调之也,以,用,根据。指根据四季来调理人体。


  ④工候救之,工,医生;侯,观察。此处是指了解懂得天人合一道理的医生,可以借天力拯救病人。

 

  ⑤先知《针经》也,《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素问,而下部为《灵柩》,又称《针经》。


  ⑥参伍相合而调之,参伍,诊断学术语。相互参照比较。指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参照比较,然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针。


  ⑦观其冥冥者,冥冥,高远;渺茫。此处指无形不可见的东西。有指面诊的意思。


  ⑧是故工之所以异也,所以说这就是医生水平高低的差别。指的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也。通常会望诊的医生,都觉得很神。


  ⑨三部九侯http://www.byb.cn/doc_4315-3.aspx


  【整段翻译


  黄帝道:星辰八正观察些什么?


  岐伯说:观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数。观察八节常气的交替,可以测出异常八方之风,在什么时候来的,是怎样危害于人的。观察四时,可以分别春夏秋冬正常气候之所在,以便随时序来调养,可以避免八方不正之气候,不受其侵犯。假如虚弱的体质,再遭受自然界虚邪贼风的侵袭,两虚相感,邪气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伤害五脏。懂得气候变化治病的医生,就能及时挽救病人,不至于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天时的宜忌,不可不知。


  黄帝道:讲得好!关于取法于星辰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希望你讲讲怎样效法于前人?


  岐伯说:要取法和运用前人的学术,先要懂得《针经》。要想把古人的经验验证于现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的浮沉,而用以调治于病人,就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确实有效的。所谓观察其冥冥,就是说荣卫气血的变化虽不显露于外,而医生却能懂得,他从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之浮沉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然后进行调治。因此医生对于疾病,每有先见之明,然而疾病并未显露于外,所以说这是观察于冥冥。能够运用这种方法,通达各种事理,他的经验就可以流传于后世,这是学识经验丰富的医生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然而病情是不显露在表面,所以一般人都不容易发现,看不到形迹,尝不出味道,所以叫做冥冥,好象神灵一般。


  虚邪,就是四时八节的虚邪贼风。正邪,就是人在劳累时汗出腠理开,偶而遭受虚风。正邪伤人轻微,没有明显的感觉,也无明显病状表现,所以一般医生观察不出病情。技术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初起,三部九侯之脉气都调和而未败坏之时,就给以早期救治,所以称为“上工”。“下工”临证,是要等疾病已经形成,甚或至于恶化阶段,才进行治疗。所以说下工要等到病成阶段才能治疗,是因为不懂得三部九侯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发展而恶化了。要明了疾病之所在,必须从三部九侯的脉象中详细诊察,知道疾病的变化,才能进行早期治疗。所以说掌握三部九侯,好象看守门户一样的重要,虽然外表尚未见到病情,而医者已经知道疾病的形迹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