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咳论篇第三十八

【原文】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点评】本段重点指久咳之后,在六腑引起的症状。
①咳而遗失,遗失,指大便失禁。
②咳而失气,失气,从肛门排出气体。出《素问·咳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出虚恭。多见于脾虚饮食不化、肝胃气滞及伤寒阳明腑实证。治宜健脾消食,和中行气,伤寒阳明腑实证可用承气汤下之。
③咳而遗溺,遗溺,指小便失禁。
④关于肺,指与肺关联。
【整段翻译】
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
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
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
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
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
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
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
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
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道:讲得好!
精读黄帝内经全部文章
MP3版,请点击链接:http://www.byb.cn/hdnj/suwen_38.html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