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身边董路:张悟本,你紧张什么

接下来,节目进入下一个环节。主持人提出了相关媒体刊发的张悟本在书籍、讲座以及电视节目中总结7个言论,选择性让张认领并解释,7个言论如下——
论调一:“万能”食疗方———每天1斤绿豆煮水。
论调二: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吃药吃出来的。
论调三: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
论调四:生吃长条茄子就等于吃降脂药,它不仅吸油,治血脂黏稠,还能治肿瘤。
论调五:高血压患者应大力补钙:女性3000毫克,男性4000毫克。
论调六:吃盐多少跟血压没什么关系。
论调七:80%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误诊。
张悟本首先否认了“论调一” ,说“这不是我说的”,理由是“没有任何一种药是万能的,我怎么可能说绿豆煮水是万能的呢?”
我说:“换句话说,你的绿豆煮水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不过,你是否在涉及与绿豆煮水疗法的言论中,向患者或者受众强调过一点了呢?毕竟我们看到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相信绿豆疗法的人,都在买绿豆”。
张悟本说:“确实没有着重强调……可能造成了患者的盲目接受……”
我打断他说:“对不起,我听到了‘盲目’这个词,这是从张悟本口中说出的,我想应该有着很特别的意义。”
张悟本接着承认了“论调二、四、七”都是他说的。论调二的大致理由是:“一般降压药的说明书上都有类似‘肾功能不健全者慎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示?不正说明吃降压药可能导致肾衰竭吗?”
论调七的大致理由是:“上火可能导致高血压症状,饮食结构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症状,去医院的话,一检查就会被定义为高血压、糖尿病,但经过我的方法调理之后,很多被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恢复正常了,这不就是说明有误诊吗?”
我说:“张先生,我以为任何一种病都存在被医院误诊的可能,你的这个观点最关键的地方不是‘误诊’,而是‘80%’这个比例,这个比例你是如何得出的呢?”
张说:“就是根据来我这里调病的患者的实际病例总结出来的啊!”
我说:“那么这是不是可以说,你治好了80%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呢?”
“董老师,我不是医生,所以不能说是‘治病’,只能说是‘调’……”,张以咬文嚼字避开了我的问题。
接下来,播放的小片引出了媒体对张悟本又一个质疑:“张悟本的号凭什么那么贵?”
《北京晨报》记者先后四次调查发现,现在找张悟本看病可谓是洛阳纸贵,一号难求。300元的号已经排到了2012年。1800元的号排到了明年,另外还不能砍价。此外,记者还算了一笔帐:张悟本一天看50人,那挂号费300元的话,一日进帐15000元,如果是1800元的号,那一日进帐就是9万元……
我笑着说:“张先生,现在是否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你?”
张说:“我可以告诉你,到现在为止,我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这样的回答显然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其最多会说“没那么夸张”呢!
张继续解释:“我们是一个企业,各有分工,我只负责开方子,其他事情都有人在做,也就是经纪人在做。”
我问:“难道你不过问吗?”
张说:“不过问,全权交给他办理……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呢,当然,我也对他说,‘你小子到时候可不能少给我啊!’”说到这里,张悟本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
我问其,“难道出书的时候不是你和出版社签合同吗?”;张说,“是我啊,但版税什么的我都不管,钱我也没拿到,都是别人在管……”
显然张悟本对媒体针对挂号费昂贵的质疑有着相对充分的准备。首先其说明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许多工作人员同样得生活,随后又举了一个例子,曾将一个去过很多医院却始终无法得到医治的孩子的疑难杂症“调”好,最后反问:“1800也好,2000也好,你说贵吗?”
张悟本不断重复着“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而其手上的那个某个部门的患者跟踪调查数据便是其所言的“事实”,数据显示:经其调理的患者,见效率达70.3%……
……
- [人物]虚拟养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许润三:好心情胜过十剂良药01-15
- [人物]老人测测血管年龄01-09
- [人物]于康:吃对食物不做软胖子01-01
- [人物]阴虚 肾精就会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坚持踢球06-13
- [人物]热茶能让身体更凉快09-25
- [人物]酸痛寻阿是09-13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
- [事件]“枣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国人抑郁率欧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减轻牛皮癣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