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养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日: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此。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上;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站也。
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点评】鬼臾区在向黄帝介绍五运和的生成变化规律。
①鬼臾(yú)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聂文涛认为,《黄帝内经》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介绍的是鬼臾区回答黄帝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重要提问。这种精神上的依托表明,古人相信鬼臾区可以称之为运气学之祖,学术地位仅次于岐伯。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临治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从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等气候变化,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从而产生喜、怒、思、忧、恐等情志变化。经论所谓五运递相因袭,各有一定的主治季节,到了一年终结之时,又重新开始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还想再听听五运和三阴三阳的结合是怎样的呢?
鬼叟区再次跪拜答道:你提这个问题很高明啊!五运和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自然万物的一个总纲,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和生长毁灭的根本,是宇宙间无穷尽的变化所在,这些道理哪能不通晓呢?因而事物的开始发生叫做"化”,发展到极点叫做"变”,难以探测的阴阳变化叫做"神”,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变化无边的原则的人叫做"圣”。
阴阳变化的作用,在宇宙空间,则表现为深远无穷,在人则表现为认识事物的自然规律,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生化。物质的生化而产生五味,认识了自然规律而产生智慧,再深远的宇宙空间,产身无穷尽的变化。
神明的作用,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所以,在天为无形之气,在地为有形之质,形和气相互感召,就能变化和产生万物。
天复于上,地载于下,所以天地是万物的上下;阳升于左,阴降于右,所以左右是阴阳的道路;水属阴,火属阳,所以水火是阴阳的象征;万物发生于春属木,成实于秋属金,所以金木是生成的终始。
阴阳之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多少的不同,有形物质在发展过程中也有旺盛和衰老的区别,在上之气和在下之质互相感召,事物太过和不及的形象就都显露出来了。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7离合真邪论...03-3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事件]心脏血栓会跑进大脑04-04
- [事件]过敏也会让人掉头发04-04
- [事件]鼻涕为何会五颜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事件]过度操心其实是自恋04-03
- [事件]越怕焦虑越要面对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