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所说的脾胃不和

从前面的论述来看,脾胃同属于消化系统,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功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和”(hé)是什么意思呢?“协调、关系好、均衡、和谐”之义。还记得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医为什么被我们称之为中医” http://www.byb.cn/doc_156.aspx,其实,我们所说的中医,不只是简单的中国的医学,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为“中和”的医学。换言之,就是“阴阳和谐”之医学。
什么叫“中和的医学”呢?<中庸>一书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话什么意思呢?指的是人都有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果有这样的情绪我们不发作出来,就可称之为“中”;而发出来又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中节),就可以称之为“和”。
因此,如果我们能把各种情绪控制在一种“中庸”的状态,不可过激,也不要不及,就可以称之为“中和”了。“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因此,脾胃不和,实际上就是阴阳不协调的结果。在五脏六腑之中,胃主降,属阴,是受纳之官,它喜润恶燥。换言之,胃是接受食物的,它就相当于一个容器,如果打个比方,我们在家里都和个面,面粉和水是要有一定的比例的,胃喜润恶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这个面里的水少,你和面肯定费劲,反之,如果水稍微多一点,肯定和面主比较轻松一些;
相反,脾喜燥恶湿是什么意思呢?脾气主升,属阳,谏仪之官,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脾是主运化的,它是要将食物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变现成血,那你说,当有效成分一定时,水多了好吸收,还是水少了好吸收呢?相对来说,当然是水少了好吸收,浓缩的是精华嘛!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袜04-03
- [本站]说说过敏那点事03-27
- [本站]从春眠不觉晓这首诗说起03-20
- [本站]说说抑郁症那点事03-13
- [本站]东北.糖尿病高发.滑雪03-06
- [本站]AI让医疗平权正变为现实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刚好又出现体位性眩...02-20
- [本站]春节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仅两成中风患者能3小时就医04-12
- [事件]放低语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别人提建议我为何发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饭”并非人人适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补钙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岁时最挑食04-10
- [事件]气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