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林顿的心脏病谈搭桥手术
与传统心脏搭桥相比,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的优势在哪? 对此,中国首席非体外循坏专家万峰是这样解释的:
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亦即冠状动脉搭桥术)都是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实施。这是因为心脏总在不断跳动,而冠状动脉的口径只有2mm左右。在运动不息的术野里进行如此精细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只有让心脏停跳,才能保证搭桥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心脏停搏期间,由体外循环替代心脏,带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工的心脏。但是,体外循环毕竟无法完全模拟心脏的功能,因此,可能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破坏凝血机能、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诱发机体应激反应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手术器材的发展,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旁路移植操作终于成为可能,从而催生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我们简称为OPCAB)。顾名思义,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使用体外循环。后者在手术操作中,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机体的血液循环完全由心脏支配;摒弃了体外循环,也就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不良反应。术后出血量可能更少,神经系统并发症亦相应减少;患者恢复更快,脱离呼吸机时间、在监护室滞留时间以及出院时间都相应缩短。在最近的十余年,OPCAB已成为常规的搭桥术式。
诚然,OPCAB显示出卓越的技术优势,但不可否认,在跳动的心脏上起舞,需要更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许多大型的医疗中心无法对病情较复杂的病人实施OPCAB,就在于无法保证在跳动心脏上的技术质量。我们之所以能保证OPCAB达到同期搭桥总量的95%以上,源于我们多年来致力于OPCAB的深厚积淀和不断锤炼操作技术的恒心。
下面这段视频,是央视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李小萌对万峰的采访,以使我们对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其实,即使是选择了非体循环搭桥术,也并不是毫无隐忧。大家都知道,为病人做搭桥时,选择的替代血管,也就是这个座“桥”的材质,当然不如原装的好用。用静脉,替代冠状动脉,其承受的血流压力,会使这根静脉的寿命打大折扣;即使选用的是动脉血管,也很难了承受冠状动脉的强血流,因而搭桥之后,到底这座桥能坚持多久,显然是个未知数。
可以用做冠状动脉桥的自身血管主要有:腿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上肢的桡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等。一般地说,静脉“搭桥”损伤小些,操作相对简单,但远期效果比动脉差,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相对难一些,但远期效果较好,适用于较年轻的患者。通常,80岁以上的老人单独用大隐静脉”搭桥”;60岁以下者,可考虑动脉搭桥。有资料显示,用动脉血管搭桥效果好,10年的通畅率在90%以上,而静脉桥血管5年的通畅率仅50%。
- [本站]大白天大马路摔了大跟头11-14
- [本站]说说口臭那点事11-07
- [本站]这篇拔罐文章竟夺本号阅读之...10-31
- [本站]说说甲状腺结节这点事10-24
- [本站]说说运动和气血这件事10-17
- [本站]国庆余姚三日五客经络调理感...10-10
- [本站]非万不得已不要做刺络拔罐09-26
- [本站]急性腰扭伤十日康复记09-19
- [事件]有些食物不求太新鲜11-23
- [事件]北方饮食帮助降尿酸11-23
- [事件]缺觉带来的“内伤”更多11-23
- [事件]儿时招人疼长大更幸福11-22
- [事件]三岁前别吃糖11-22
- [事件]唐筛、无创、羊穿啥区别11-22
- [事件]娃说狠话未必是攻击11-21
- [事件]气虚 身体能量就少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