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全部文章列表

肝胆不通看眼嘴虎口三处

(来源:生命时报)眼睛发涩嘴巴发干虎口发青肝胆不通看三处

事件

想减脂要把心率提上来

(来源:生命时报)循序渐进提高运动强度,保持最大心率的60%~70%,想减脂要把心率提上来​

事件

怕冷的人也分型

(来源:生命时报)有的指尖冰凉有的腹胀腹泻怕冷的人也分型。入冬以后,有的人把自己裹成粽子,有的人却轻装上阵神色自如。很多人确实比别人更怕冷,尤其是女性、老人,日本传统医学称之为“寒症”。日本寒症治疗第一人、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客座教授伊藤刚为此编写了《寒症分类对策法》。他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寒症分为4型:指尖发冷的“四肢型”、腰部以下寒冷的“下半身型”、腹部着凉的“内脏型”,以及全身发冷的“全身型”。​

事件

老人高血同易患肌无力

(来源:生命时报)近日,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医院在《英国医学委员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与老人肌无力有直接关联。在441名受试老人中,161人(36.5%)被诊断为肌无力,343名(77.8%)被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者调整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糖尿病、肾病、他汀类药物使用等情况后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组诊断为肌无力的比例,几乎是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的5倍。研究者建议,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控制在10 微摩尔/升以下,可降低老人患肌无力的风险。

事件

老年痴呆不只是一种病

(来源:生命时报)据悉,全球目前有超过5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会有新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老痴患者将上升至1.52亿。我国老痴患者逐年攀升,平均每年约30万新发,60岁及以上老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居世界之首。提到老痴,人们通常会想到阿尔茨海默病。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彭丹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痴呆症是干扰一个人记忆、语言和行为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多种类型。

事件

血压高的人心理更敏感

(来源:生命时报)血压是一项重要健康指标。多项研究证实,高血压会增加中风、心脏病等多种严重疾病风险。然而高血压对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杂志刊登我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舒张压(低压)偏高可能会导致神经质。这类性格使人心理更敏感,也更容易焦虑抑郁。

事件

足球运动员衰老更快

(来源:生命时报)近日,《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足球运动员,特别是前锋中锋,年纪轻轻更可能患上老年疾病。

事件

乌梅丸治疗膝关节痛

(来源:生命时报)用乌梅丸治腿疼?不仅普通人可能没听过,就连专业的中医师也很少这么开方。但临床中却的确有人这么用,也收获了不错的疗效。

事件

社交少的人心脏病多

(来源:生命时报)社交较少的人可能更易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近日研究发现,社交不足会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9%,中风风险增加32%。

事件

没事常按按护心穴

(来源:生命时报)中医里面,按摩人体穴位被视为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经络、通达气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按摩以下穴位对疾病控制有帮助。

事件

阳后多久才算真正的阳康了?

想必大家都已经历过海啸式的新冠了吧?前段时间,我也接受了全国多地多批次网友的咨询,明显感觉这个发病过程是从北到南,但奇怪的是,东北地区的并不多,一和当地的网友打听,似乎他们的感染症状都不是太重。但不管是哪个地区的网友,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阳康”之后,疲乏感增加,似乎其他的都基本恢复到了病前,但精力和体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那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咱们就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本站

脂肪胰比脂肪肝严重

(来源:生命时报)临床中,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预防已被不少人提上日程。但脂肪在内脏沉积的另一种方式——脂肪胰,却很少有人过问。这种疾病虽未被写入教科书内,但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不能轻视。

事件

职场失语不利团队建设

(来源:生命时报)任务繁重没空闲怕说错话变沉默“职场失语”不利团队建设

事件

水果加热会发生什么

(来源:生命时报)部分营养流失膳食纤维软化酚类可能增加水果加热会发生什么​

事件

蘑菇为啥不怕煮

(来源:生命时报)严严寒冬中,蘑菇可谓是涮火锅的必备佳品。很多人可能会发现,火锅里的蘑菇久煮不烂,从开锅到最后结束阶段,蘑菇都能完好地随着汤底的沸腾而浮动,且口感没有太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事件

有些心绞痛源于脖子

(来源:生命时报)42岁的李先生是一名程序员,近两年开始出现胸闷、心慌,尤其是长时间工作后症状更重,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心脏中心就诊。经检查,其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也可见ST-T段改变,这些结果均提示李先生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李先生接下来又进行了冠脉造影,心脏血管及血流却未见明显异常。他的症状究竟从何而来?通过询问病史,同时考虑职业因素后发现,李先生多是在伏案工作后出现不适,调整颈部姿势症状可缓解。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给患者安排了颈椎核磁检查,结果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事件

肺炎伤血管 一个月内风险高

(来源:生命时报)病原体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导致斑块不稳定肺炎伤血管,一个月内风险高

事件

小肚子为什么难减

(来源:生命时报)俗话说“腰围长一寸,寿命短一截”。有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22厘米,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腰围每增加1.32厘米,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风险33%。既往常用体重指数(BMI)判断肥胖,很容易忽略掉危害更大的腹型肥胖。

事件

半月板损伤老少成因大不同

(来源:生命时报)半月板损伤,老少成因大不同。说起半月板,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运动时扭伤膝关节,导致半月板的磨损、受伤。半月板损伤的确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运动就不会发生半月板损伤。​

事件

别让犹豫误了事

(来源:生命时报)网络上有句话,叫“犹豫就会败北”。意思是存在诸多选择时,犹犹豫豫会让人错过机会,甚至带来恶果。法国哲学家让·布里丹把这种决策过程中的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事件
搜索 百度 google 360搜